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若问“家”从何处来 三秦大地寻源头(2)

陕西考古博物馆:在这里见证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各个历史时期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标本等20万余件。作为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一眼看千年,寻根在陕西。”如果说三秦大地是一座幅员辽阔的博物馆,那么陕西考古博物馆则是这座博物馆中最精彩的展厅。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从神木石峁遗址到岐山周原遗址,从芮国遗址到雍山血池遗址,从吕氏家族墓到耀州窑展示,这里展现了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历史脉络。在这里,游客们或许能找到家在何处,根在何方。

距今150多万年前的南郑龙岗寺遗址和距今约115万年前的蓝田公王岭遗址及“蓝田人”头骨化石表明,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陕西境内已有古人类生活繁衍。

距今78万年至12.8万年间的中更新世时期的蓝田陈家窝遗址及下颌骨化石、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及龙牙洞遗址、大荔甜水沟遗址及“大荔人”头骨化石,这些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明显表现出对更早时期人类体质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大荔人”的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是我国境内远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关键证据。

距今约7000年至8000年前的老官台文化是目前所知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远古人类结束了长达百万年的穴居历史,在秦岭南北两侧的渭河、汉水流域沿河营建聚落,开启了秦岭南北两侧人类定居的历史和农业生产以及定居生活的模式。

出土器物表明,老官台先民已掌握较高水准的制陶工艺,陶器制造多为手制,器型比较简朴,以钵、罐等为主,最具显著特征的当属三足或圈足器,各式器物在底部多有三足支撑,三足稳定的原理在当时可谓用到了极致。此外,考古证明这里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出现粟作农业,开始家养猪、狗等,驯养牛、鸡等,说明当时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家畜饲养。

若问“家”从何处来 三秦大地寻源头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陶鹰(央广网记者侯凯奇摄)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石峁遗址展厅记者了解到,距今4300年前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已经展现出早期文明的辉煌,延安芦山峁遗址、神木石峁遗址等超大型聚落已经跨入了早期城市,并作为统治权力象征的邦国都邑的行列之中。

神木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东亚地区已知面积最大的城址。作为一处超大型中心聚落,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复杂的宗教遗存及大量精美遗物的发现,显示出石峁城址的社会功能早已超出了一般性原始聚落,应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在石峁遗址内部,不同阶层的建筑和墓葬也体现出十分显著的阶级分化。权贵阶层居住的区域——皇城台位于城内核心,已经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不仅被内、外城所环绕,而且四周建有阶梯状护墙,气势巍峨。城墙全部用石块在山峁之上垒筑而成,超过20万立方米的用石量,工程量巨大,显示出统治集团具备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和调动能力,能够动员组织大量人力进行大规模设施建设。”陕西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马一鸣介绍说。

若问“家”从何处来 三秦大地寻源头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立柱形石雕像(央广网记者张伟摄)

据介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过古基因组研究发现,相比于中国其他现代人群,石峁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尤其是和中国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汉族人群之间母系遗传联系最紧密。这说明,与这些人群相比,石峁人群对现代北方汉族可能有更大的遗传贡献。

从陕西考古博物馆出土的各类考古实证表明,5000多年前,陕西地区已从早期文明的萌芽逐步进入了区域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中最绚丽的一朵,在相互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孕育了后世周秦汉唐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主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陕西考古案例,讲述中国考古千年酝酿、百年发展的历程。我们从丰富的珍贵文物中可以看到考古学科的发展史,考古工作者如何通过地下文物的实物遗存,去不断地丰富延伸历史轴线,丰富历史图景的艰辛探索和努力,我们能够看到如何用物质文化构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基因图库。

若问“家”从何处来 三秦大地寻源头

陕西考古博物馆土文物展示(央广网记者张伟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