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在社会、政府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演艺”“非遗+饮食”“非遗+特色村镇”等业态纷纷出现,为非遗发展、传播、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随着网络直播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许多非遗传承人在数字时代“乘风破浪”,依托互联网平台,开设直播间进行文化展演,令非遗焕发出青春活力与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如何提升非遗从业者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能,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2023年,北京网络文化协会申报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非遗新媒体人才孵化专项培训项目”,目前项目已通过审批。拟通过新媒体账号和内容运营方式、传统文化类账号如何直播带货等内容赋能“非遗人”,培养不少于20个非遗项目的传播人才,帮助“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文化类商家更好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和传播“非遗”,扩大项目影响力,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1培训安排
培训内容
非遗新媒体人才孵化专项培训周期拟定为三个月,以理论培训授课、观摩学习交流、实践练习等方式展开。
时间安排(拟)
理论培训:2024年4月1日-4月30日。完成全部线下理论培训学习,线下集中教学,工作日、周末穿插进行。
观摩学习&实践练习:2024年5月1日-6月30日。前往非遗项目单位、直播基地等现场观摩学习及实战练习,学会非遗新媒体传播方法论,并形成成果展示方案。
注:具体时间安排开班前发布课程表,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总体不少于120课时。
师资设置
非遗新媒体人才孵化专项培训项目,聘请新媒体行业专家、平台运营专家、MCN机构一线运营专家授课分享,拓展学员非遗新媒体创新与实践思路,搭建同行经验交流分享的机会。
课程介绍
理论培训授课:围绕新媒体知识体系、非遗账号IP定位、“非遗”如何出圈;短视频运营体系、直播运营体系、了解行业规则等理论学习为主。
观摩学习:带领学员去直播基地参观,现场实践教学,经验团队帮助学员做样板设计、对标拆解,学员学会方法论。
实践练习:命题作业、直播间开播,学员学会短视频+直播独立操作。
成绩评定与成果展示
培训期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员可掌握技能独立操作,每位学员拍摄制作4-5个短视频,部分学员尝试独立直播,由项目专家评审组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02培训对象
招生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名额有限,招满即止)
招生范围:面向北京地区,择优录取20名“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文化类商家。
招生条件:入选学员年龄原则上为25周岁以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从业人员。为保证培训效果,学员到课率不低于90%。
03报名方式
报名需提交电子版的报名材料,填写完成后请打包发送至邮箱 2043576599@qq.com (文件名称为“姓名+单位+非遗新媒体人才孵化专项培训项目”)
(一)本人所属非遗项目介绍、非遗单位介绍及个人情况简介;
(二)身份证扫描件(电子版);
(三)如实填写项目报名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报名表)。
扫码获取报名表
04录取方式
学员可以自主报名,或通过协会组织、机构推荐报名。报名学员需提交相应资料,由评审团队对报名人员进行甄选,确定最终名单。名单确定后,由指定人员与学员联系确认,并建立学员培养档案,完成录取手续。
05培训管理
为提高培训实效性,主办方将对每位入选学员实施全程跟踪管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课考评相结合的模式,使学员对课程的参与度和总体把握更加到位,使仅注重信息的传递过程变成了注重信息吸收的内化过程,彰显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训资格:
1.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 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 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培训期间学员个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医疗责任自负。
06报名咨询
刘亚凤 010-62225631 13311211950
李 菡 13911319884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 下午14:00——17:00)
07特别说明
本项目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不收取培训费。
学员正式录取后,学习期间诞生的相关作品及关联的学习成果,主办方可以免费用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与本培训项目关联的公益宣传活动使用。
往期培训瞬间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简介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