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象征着诸多美好的寓意,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在2024年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光明网和中国新闻网联合主办的“龙腾九州福暖四季”网络中国节·春节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式开启,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这场热闹而不乏温情的旅行,一起捡拾生活的美好,感受传统佳节的浓情厚意。
无论您是熟谙家乡年俗的“节庆百事通”,还是愿意分享身边大事小情的“氛围营造师”,抑或是让年味儿飘香山海内外的“时代记录者”,每一份灵感,每一次感动,无论大小,都值得被看见。
一、征集内容
围绕“龙腾九州福暖四季”主题,征集原创短视频作品:
“龙年气象”单元:春龙抬首,万事大吉。分享一个幸福的瞬间,许一份美好心愿。
“寻龙citywalk”单元:探索大街小巷里的龙踪龙迹,用镜头记录一场充满冒险的旅行。
“我的年夜饭”单元:一年一次,共叙天伦。每桌年夜饭不止有一份团圆,还有饺子或汤圆。
“魅力中国年”单元:展示一种过年习俗,讲述一份过年记忆。魅力中国,总有道不尽的风情。
“火到海外的中国年俗”单元:写春联,包饺子……身为外国人的你,将如何八仙过海,共贺新春?
“全球同庆中国年”单元:在异乡,不为异客。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之后的首个春节,世界各地正在上演怎样的庆典?
二、征集对象
活动征集面向全球网民,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报作品均可。征集方式为网络公开征集。
三、征集要求
1.作品形式为短视频,时长需在15秒以上,5分钟以内。
2.所有作品要求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3.所有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4.所有作品须无版权纠纷,作者应确认拥有作品著作权。
5.主办方拥有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展览出版权,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与资格的权利。
四、活动时间
活动分为作品征集、作品评审、线下颁奖和线上公布四个阶段。
作品征集:2月2日—2月16日
作品评审:2月17日—2月21日
线下颁奖和线上公布:2月24日
五、参与方式
作品须同时带上#网络中国节##龙腾九州福暖四季#双话题在微博、抖音和快手任一平台进行发布。
六、奖项设置
优秀作品奖30件奖金500元/件
优秀组织奖若干
活动将举办线下颁奖仪式,为优秀作品的创作者颁发证书和奖金,为优秀组织奖颁发证书。活动获奖结果将在活动官方主页予以公示。为保证投稿人权益,请在主办方官方账号私信联系获奖人后提供准确的账号信息、身份信息。
光明网和中新网将择优对作品进行展播。
“龙腾九州福暖四季”短视频征集活动组委会
2024年2月2日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