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解玺璋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张恨水的传统文化人格精神

2017-08-21 13:33:41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如果今天大家都在说恢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在人格上要找到一个切实的能够研究和发现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张恨水。就是他的存在证明了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有持久魅力的,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而且坚守这种文化是非常值得的。

张恨水的人格、他的孝、他的气节,做得非常好。“九一八”事变后20多天内,他马上写了《弯弓集》,里面包括他的诗词、通讯报道,电影剧本,还有一些短篇小说集子。他是第一个表现抗战题材的,《弯弓集》就是证明。该书出来以后,两个月之内,阿英出来批判这本书。我认为他批判这本书可以,每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最不能让我接受的是他表达的其中的一个观点是说张恨水这样的封建余孽有什么资格抗日。他认为像张恨水这样一个人连抗日资格都没有,可见当年的左翼是多么霸道,多么不讲理。

纪念研究张恨水,首先要从人格上认识张恨水。首先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处的时代是二十世纪、是变革图新的一个时代,是一个倡导新道德、新文化的时代。而且二十世纪又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张恨水处在这样的时代,但是他坚守了忠孝节义这样一些传统的价值理念,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塑造了张恨水的人格。我们多年来的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只讲如何追求新文化、新生活,不承认还存在一些旧的生活。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要想最大限度地、完满地阐释现代中国的历史,只讲如何追求新生活是不够的,是片面的,因为还有坚守旧生活的人。这个旧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还有坚守旧生活的人,而坚守旧生活的人数量上比追求新生活的人多得多,所以我说坚守旧生活的人才是中国的主体主流,雨过天晴、水落石出,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其实没有变,它一直就在那里支撑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我们说的忠孝节义这几个字。张恨水的忠绝对不是忠于某一个人,他是忠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他的气节也表现在这一点上。他在抗战时期写了许多文字,一个是他的《最后关头》,包括《古今文化谈》,他写了上千篇文章、八百万字的文章都可以表现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节。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