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广东等省份的出洋华人越来越多。华人在海外工作低贱,时常受到歧视、敲诈、抢劫、绑架、暗杀,处境悲惨。1884年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后,强力维护华侨权益,推动侨民巡查,对海外护侨作出了重要探索。
1885年,美国爆发排华浪潮,多地发生白人抢掠、焚烧华人商铺、杀害华人的恶性案件,其中怀俄明州的石泉惨案最为惊人,华工28人被杀、15人受重伤。广东群情激愤,酝酿排外情绪。张之洞义愤填膺,电告驻美钦差大臣向美国施压,“美须迅速允缉匪赔资,不准勒辞华工”,“务宜财、命两究”。对于民间义愤,张之洞积极引导,表明朝廷正催促美国处理。如果中国爆发排外事件,则可能激化矛盾,反而让在美华人陷入更大危险之中。通过广州爱育堂和香港东华医院,张之洞实时通报美国处理案件进展,引导民间情绪,并令地方文武官员高度关注揭帖,防止被人煽动。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到广州,张之洞指责田贝, “粤待美商如此优厚,美国何以如此虐待华民”,声明美国如能认真保护华侨,则广州“力任保护美商”。如美国不能认真履行保护华侨责任,则民间反美情绪将无法控制,在华美人安全值得担忧,言语颇有威胁之意。同时张之洞还从美国国际形象角度晓之以理,指出如美国不能保护华侨,对美国商务利益和国际形象大有损害。田贝深感惭愧,接连致电本国,要求迅速查办石泉惨案,并切实维护华人利益。
《香港日报》在报道中,描述为张之洞将“报复”美国。新闻发布后,美国国内压力骤增,缉捕凶手明显加速,美国警察抓捕逃犯中击毙1名,抓获7名,审讯进程也明显加快。英、德、法等国领事担心受牵连,同样高度紧张,纷纷向美施压,并拜托张之洞维持广州局面。然而清廷得知后大惊,传旨“若该督果有报复之语……必致枝节横生,难于收拾”,要求张之洞上奏回复。张之洞以香港媒体转述英国电文,“报复”系“华洋文字屡翻易误”导致,并上奏美国华商167家联合投递的诉求,列举华侨在美国被虐待杀害的典型案件5起,以及更普遍的在美华侨“十苦”“七难”“六种歧视”,要求朝廷对美施压,“能紧一分则必有一分之益”,“缉匪、赔偿、善后三者缺一不可”,“请美国总统特颁明文惋惜,不得以酌偿十余万、监禁七八人含糊结案”。清廷软弱,张之洞的强硬并不能改变大局,但却使美国切实感受到排华的压力。
并非仅在美国侨民众多,东南亚、澳大利亚各地侨民数量更多,处境同样堪忧。然而当时清政府并不了解侨民在海外的分布。为长期保护侨民权益,张之洞上奏指出,侨民出洋务工,每年邮寄回国白银一千多万两,贡献巨大,建议派副将王荣和、候选知府余瓗赴南洋巡视,摸清华侨情况,以便增设领馆长期护侨。
在张之洞坚持下,清廷批准。1886年8月,王荣和、余瓗从广东出发,历时一年,海程5万余里,巡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主要城市20余个。各地均为殖民地,属国不同,但华侨总数超百万,总体境况悲惨。得知祖国官员前来,华侨欢呼雀跃,争相倾诉所受虐待。菲律宾侨民境遇最惨,常遭杀害、抢烧,西班牙殖民政府官员甚至助纣为虐,借机敲诈。印尼为荷兰殖民地,荷兰官员对华人横暴,苛捐杂税繁多,华商深受其苦,甚至有种植园主雇佣华工,以赌博诱使华工负债,永无偿尽还乡之日。同时,王、余一行还对各地经济、华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加坡各种实业“华人居其八,洋人仅得其二”。英属澳大利亚因华人增多,殖民政府渐趋歧视,要求华人必须缴纳10英镑才能登岸,但并未出现暴力排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