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微起,落叶轻,踩上去吱吱作响。铁轨在夕阳下闪着亮光,一直延向远方。而历史却从远方顺着铁轨向自己走来,一段一段,枕着横木,伴着江涛。
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德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准备修建津浦铁路,全长一千多公里。铁路以山东韩庄为分界,北属德国人,往南至浦口则为英国人控制。浦口车站尖尖的屋脊,窗高而窄,铁皮铸造的红屋顶,正是英式特征。
民国定都南京,浦口火车站成为北方“进京”的要道,远远望见那幢红色屋顶的三层大楼,就知道快到南京城了。
1917年的冬天,车站迎来了一位父亲,留下了永恒的背影。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被解职,身在北大读书的他赶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他则从浦口车站回北平念书,在这个车站,父亲的背影让他泪流满面……
1919年,孙中山曾设想在南京与浦口之间筑一穿越长江的隧道,铺以铁路,使南北相通。然而,没有等到他着手实施这一计划,1929年5月28日,浦口火车站却迎来了他的灵柩。
5月27日夜间,装载着孙中山灵柩的列车在夜幕中从北京驶出,28日上午10点到了浦口火车站。蒋介石、宋美龄等身着一身黑衣,胸佩白花,带领一大帮达官显贵毕恭毕敬站在月台上迎接。灵柩被抬下专列,抬出车站,临时停放在站前广场上的停灵台上,缓缓经过长长的雨廊,然后又被抬上“澄平”号渡轮,摆渡过江,归葬中山陵。
如今车站广场前有一个巨型花岗岩雕塑,是当时临时停放灵柩的地方。时光过去了80多年了,停灵台四周花草葱茏,树木蓊郁。
在孙中山大胆设想建隧道的1919年,浦口车站还迎来一位重要的人。他准备去上海,但到浦口时身无分文。更糟糕的是,夜里躺在硬木椅子上睡了一会儿,醒来发现自己仅有的一双旧布鞋被人偷去了。
那一天早晨,他又饿又冷,赤着脚踱出了浦口车站,在通往江边的拱形长廊里来回徘徊。临近中午的时候,他神奇地遇到了他的同学李中,得到了李中的帮助。他经南京,至上海,两年半后,他和12名同志者一起亲手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政党。30年后,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创建了一个新国家。
他是毛泽东,与孙中山不同的是,他最终用大桥连接了长江两岸,而不是隧道。
1968年10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浦口火车站的客运暂时停止,仅仅承担货运。1985年4月1日,为减轻大桥的负担,浦口车站中断了16年之久的客运再次恢复。1998年后,浦口车站的客运再次被限制,仅留往返安徽蚌埠的一班慢车。现在,已完全废弃。
太阳西沉,车站里的一切渐渐模糊起来。这座百年老站曾经年轻蓬勃,曾经壮观繁华,升腾的白烟、长鸣的汽笛印在几代人的梦里。它曾昂然地挺立,承载着历史的命运。而现在它老了,只剩下钢筋水泥搭成的空壳。铁轨开始生锈发黄,枕木渐渐被荒草淹没。沧桑百年,多少人从这里走过,留下无数高大或是慈爱的背影,如今,晚风夕阳下,只留下一个孤独苍老的背影,在秋光里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