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
“如果有一天村上春树也获诺贝尔文学奖了,那就是我们长期崇敬的那些伟大作品的灾难。” 在日前凤凰网主办的“阎连科文学课”上,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称,像村上春树这样的“苦咖啡文学”正在当今文坛泛滥,经典的转移正在发生。阎连科眼中的“苦咖啡文学”是什么?这种文学形式与何相对?又有何优劣?在经典转移之后,小说家的创作是否有还有第三条路?阎连科从自创的“苦咖啡文学”一词入手,将他的文学观铺陈开来。在文学课上,阎连科还提到,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文学, “再也没有一个国家的社会现实能够给作家提供如此丰富的写作资源,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心如此复杂和丰富”,“保不定青年作家一夜之间写出传世之作来”。
苦咖啡文学:“小伤感、小温暖、小挫伤、小确幸”
阎连科观察到,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盛行的西方经典文学有一个特点:写作的人物已经从社会历史转向了家庭。作品没有《战争与和平》描绘的宏大历史中的苦难,也没有巴尔扎克作为法国社会“书记员”的社会关切和民族情感,而“只是关注一个微小人群中的小伤感、小温暖、小挫伤、小确幸”。阎连科以两位美国知名作家——《好人难寻》的作者奥康纳与《大教堂》的作者卡佛——为例,他们几乎是同代人,均以短篇小说闻名,作品几乎同时被译介到中国,在他眼中,奥康纳无论是在叙述技巧上还是在对人性的挖掘上,都远在卡佛之上,因为奥康纳“写尽了人类的邪恶丑”,卡佛笔下却往往“是人们能够接受的、能够想像的、甚至在生活中能够发生的故事,充满着咖啡馆的温暖气息”。可是,与文学水平高低相左的是,奥康纳只获得了极少数人的关注,卡佛却得到了众多读者及作家的阅读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