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展览现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作为人文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美术馆已经有许多家。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量不是很多,但大致也算初具规模、自成体系。场馆环境总体上很好,大都是设计精妙、区位优越、投资巨大的地标性建筑。与这气派的硬件设施相匹配,美术馆管理和运营团队的规格也很高。但这些恢宏的地标性建筑就其本质而言,给观众的感觉,一些场馆似乎更偏重于“库房”功能,而研究、展示、学术文脉梳理等功能相对较弱。
美术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艺术品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能够进入美术馆的藏品,大都是艺术精品甚至是经典,是时代精神、民族魂魄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形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美术馆接受捐赠、完成了收藏之后,藏品就开始了沉睡的命运。
近几年来,针对这一现象时有学者提出,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故宫收藏的书画精品大约有9万件,这么多年向公众展出的数量还不到1万件。中国美术馆藏有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吴冠中、毕加索等中外艺术大家的作品10万余件。如此巨量的藏品,公开展出过多少尚不清楚,但去年为庆祝十九大召开策划的馆藏精品特展,一次性展出了200多件,就成为北京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参观者摩肩接踵、如潮似涌,展览期间排队领票的观众几乎每天都要绵延几公里。近几年,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数次推出类似的藏品展,每次都受到观众欢迎与热议,由此也说明,这还是罕见、奢侈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