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开古玩店,向来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而精明的古董商人尤其喜欢和阔佬做买卖,他们可以漫天要价,而有钱的买主也毫不在乎。而另有一些讨价还价、“斗心眼”的古玩买卖趣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清稗类钞》上说,清代富商胡雪岩好集古玩,特别喜爱价值昂贵的,有许多古玩商人得知后竞相登门求售。
一天,有位商人求售一尊铜鼎,张口便要800两银子,并说:“此实价,不赚钱也。”胡雪岩听了大为不悦:“尔于我处不赚钱,更待何时耶?”如数付给商人银子之后,挥手把他赶走了,说:“以后可不必来矣。”
这位出售铜尊的商人,不细究顾客心理,把阔佬当成普通人,从而断送了以后从胡雪岩处赚钱的机会,真是活该倒霉。
和他不同,当年北京琉璃厂聚珍斋珠宝行的老板常年与“少帅府”的于凤至夫人和秘书赵四小姐打交道。
有一次,他派伙计高殿卿去“少帅府”兜售一个椭圆形绿宝石,这块宝石是花1800块大洋买下来的,于凤至让他把宝石留下找人鉴定,过了几天,于凤至打电话把高殿卿叫去,嫌宝石颜色不纯,让他把东西带走。
高殿卿无精打采地走出大门时,和门卫搭讪,不小心把装宝石的小袋忘在门卫那里,再回去找时,门卫竟然将宝石昧了起来。高殿卿回到聚珍斋,真怕被老板“炒鱿鱼”。可老板却宽宏大量地说:“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呢!这门卫是奉天老杆子,咱们惹不起;明看着他拿,你也得送给他。破财免灾,只要这条路没堵死,用不上一件好货就赚回来了。”高殿卿从此死心塌地愿为聚珍斋效劳。
祖母绿宝石
苏联解体后,一些富豪在俄罗斯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曾被视为暴发户。但是随着财富日益增长,俄罗斯的超级富翁——现在仍被称为寡头——转向更“高大上”的追求,他们在慈善和文化事业上豪掷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