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戏曲表演大家特别是拥护传统的人士,对导演不太看重。现在一些导演,一年导好多戏,熟悉的不熟悉的,跨很多剧种,这样的状态是很容易被人诟病的。 ”在日前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上,湖南艺术研究院剧目部副主任蒋晗玉说。
“戏曲要实现现代转化,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价值观念的转化,一个是技术形态、表演形态的转化。如果戏曲排斥话剧导演,就没有评剧《呼兰河》 ,这至少提升了评剧的剧种品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侠说。
在戏曲的现代化进程中,导演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关注,一些实践问题或理论瓶颈,也渐渐引起讨论。实际上,伴随近现代以来逐渐引入新的剧场形制、舞台布景、灯光照明等设施技术,戏曲表现空间、观演环境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变化,如何在写意和写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国剧运动”中就被提了出来。受“国剧运动”的影响,田汉也曾对戏曲导演制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阿甲、李紫贵等到新时期以来众多戏曲导演的创作实践,戏曲的舞台呈现又有了许多新的重要成绩,像杨小青的“诗化风格” 、张曼君的“新歌舞叙事”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然而,在业界看来,由于不同戏曲剧种自身的艺术语汇、技术技巧、审美特质等各有差异,特别是程式、唱腔在表现现代生活时的某些隔阂,包括一些导演不够熟悉戏曲或一些剧种,难免造成种种问题。比如,有的剧目,满台装置布景,演员圆场都展不开,甚至观众连演员脚底的动作都看不清了;还有的剧目,现代歌舞突兀地穿插其中,跟剧种完全“两张皮” ,等等。或者戏曲味道、剧种特色淡了,或者现代生活、现代人物表现不鲜明,现代观念体现不深刻、不充分。这些问题的存在,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