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何怀硕:管窥中国戏曲,及中国艺术何以“越陈越香”

2018-04-09 12:08:25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在前不久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水墨锣鼓——中国戏剧人物画大展”上,展示了几代中国画家对“戏曲人物”的描绘。中国戏曲的魅力不仅吸引着画家们的心灵,还有更多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心灵的思考。台湾地区知名艺术评论家何怀硕先生近日投书“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达了他对中国戏曲的领悟:中国戏曲突显中国表演艺术的另一种品性,它诉诸固定反应、重普遍性、轻特殊性,它制式化,概念化。有如陈年老酒,越陈越香。它有固有的配方,而有永远的魅力。这与传统中国书画相通,“中国戏曲不同近代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创造了艺术的典型,倒近乎十九世纪黑格尔‘观念的感性形式’的艺术定义。中国戏曲早已一往情深走这条路。”

昆曲《荆钗记》

二○一二年春,好友汪荣祖、陆善仪夫妇请我与友人同看昆曲,在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的文会堂。那天看的是《荆钗记》,通俗小品,九十分钟。看完以后,我好似茅塞顿开,领悟中国传统戏曲的秘密。不论南北东西,各路不同的地方戏曲,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坚持传统最古早民族风格的执著。

关良戏剧人物画

可能因为我不是专研中西戏剧的人,所以当我管窥中国戏曲的妙谛,便以为是顿悟;更因为我联想到我比较了解的传统中国通俗小说、中国文人画与民间艺术,发见与中国戏曲彼此若合符节,触类旁通,因有开悟,心中窃喜。

当时我对同车回台北的友人大放厥词。然后立即写在纸条上:“中国戏曲表达普遍概念,不重人物与事件的特殊性,诗文歌乐都提炼成制式化的典范以诉诸视听大众的‘固定反应’。中国戏曲不同近代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创造了艺术的典型,倒近乎十九世纪黑格尔‘观念的感性形式’的艺术定义。中国戏曲早已一往情深走这条路。”

这几句话是否能说已简要、中肯的表达了中国戏曲的特色?汗牛充栋的中国戏曲研究是否同意我这个观点?我不知道。而我联想中国章回小说及传统文人画,都显示了这个共同的特色,便不容我不对我的顿悟有信心。

艺术的表现方式没有穷尽,也没有进步与落后可言,只有好坏高下,是否恰当等问题。而艺术的观点与手法,却有演进的事实。人类观察宇宙万物,粗见其同,细见其异。首先看到红花绿叶,进一步看到不同的红与不同的绿,更有形状的多变。看人,粗见好人坏人二分。慢慢才见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以至看到人之极其复杂。粗略所见者是普遍;细察所见者是特殊。一物总有属于类的同,也有个体的独特的异。同者普遍,异者特殊也。就艺术所表现人生、人物之深刻、丰富,红楼梦比西游记、三国、水浒更高一层,没有人不同意。

贺友直戏剧人物画

关键词:戏曲艺术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