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时代寓言常有 刺痛人心最难(1)

2016-11-23 16:19: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帝国专列》

帝国专列

《卖鬼狂想》 供图/繁星戏剧村

《卖鬼狂想》 供图/繁星戏剧村

◎卖水人

适逢北京喜剧院国际喜剧邀请展,补看了过士行编剧、易立明导演的《帝国专列》,一方混合着中西舞台样式元素的空间,被设定成了慈禧携光绪回奉先祭祖的火车车厢,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这段观众多少有些熟悉的大清末世历史,被处理成了一个个充满戏谑、戏仿的场景,在观众的笑声轨道中驶向一个悲剧性的结尾。喜欢该剧的观众或以为从剧中得到了喜剧的机趣,或体味到了这历史荒诞讲述中的现实影射;不喜者,或多苛责于剧情逻辑的不严谨,又或不满于剧中批判现实焦点的模糊、力度的柔弱。由此不禁想到编剧过士行多年前在解释自己戏剧观时所说的“在写实主义走不好的地方,魔幻、寓言就会有所作为”。其实以写实主义与现实联系的道路,在中国话剧发展的进程中从来就没走好过,所以魔幻与寓言的时代常有,而每个时代中观众的经验却各有不同,由此剧场寓言所起的客观效果也不尽相同,为何不同,又为何如此,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才能更接近同处于一个时代的观众的经验与剧场的特征。

与《帝国专列》前后在京城上演的,还有两部带有寓言特征的剧场作品,一是台湾国光剧团的《卖鬼狂想》,二是编剧尹韬的《命中注定》。三部作品共通的优点都在于编剧,多用短句、注重韵脚、充满机趣的对话,可谓是对中国传统戏剧尤其是喜剧美学优点的承继。再看故事,《命中注定》与《卖鬼狂想》都是借了古代文学素材再创作,前者借鉴了李渔《风筝误》、梅兰芳《凤还巢》的故事框架、人物关系,误会、巧合等喜剧技巧,然而置换的是人物身份的设定,如将原作中朱焕然的皇族身份换成了儒商身份,穆居易则成了身无分文的草根,由此,姻缘误会背后的动机成了金钱主导。《卖鬼狂想》取材自《搜神记》“定伯卖鬼”一则,编剧将原作三百余字的故事重新敷演、调整叙事逻辑,故事从定伯卖羊后讲起,买羊人成了落榜又落魄、老婆偷人身无分文的书生形象,买了羊的书生想卖羊给另一个成了鬼的傻优人,于是两人一路真假互探,共赴集市卖羊,不想书生落水也变了鬼,故事就在两个鬼遇到另一个买羊人处结束,颇有中国古代歌谣循环往复的讲述特点。

世人都道李渔的戏剧理论更胜于其戏剧创作,若粗浅地概括李渔戏剧理论的优点:一是注重剧本与舞台演出的关系,如其所言“手则握管,口却登场”;二是注重创作与市场的良性辩证关系。《卖鬼狂想》的编剧解释该剧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便是为演员(丑角)留有程式发挥的空间,在具体对剧本与舞台演出结合的处理上,买羊卖羊情节的设计,以虚拟的动作表现舞台的真实,最能看出编剧为表演考虑的用心,而诸如加入演员在演出中对戏曲舞台技法的介绍,让观众参与对台上角色的认同等等,都颇能看出编导处理的智慧。而《帝国专列》中,导演更像是通过表演,将剧中本就存在的中与西、古与今的矛盾进一步夸张、夸大,试图让观众意识到个中的荒诞意味。就作品与观众的关系而言,李渔强调喜剧对观众的效用,却也以“觅妓追欢,寻人卖笑”来形容过度追求逗笑观众所引起的负面效果。上述的三部作品都运用了大量喜剧技法来讲述寓言,然而李渔的话放在今天的剧场中,除了反映出创作者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于这些试图保留社会批判担当的作品,实则还有更深的矛盾纠缠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