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哈姆雷特》:台词和剧情哪个更重要?(1)

2016-12-28 15:36: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佟瑞欣、凯丽等主演的《哈姆雷特》

佟瑞欣、凯丽等主演的《哈姆雷特

◎黄勇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经成为西方的谚语。同样,一千个导演手里也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演绎或评论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注定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其实,我们现在对《哈姆雷特》的评价,准确地讲是对导演和演员的评价,而很少有针对这部悲剧本身及作者的评价。这就是经典与普通文艺作品受到的不同待遇。

国家大剧院新排话剧《哈姆雷特》开宗明义向我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先生致敬。此剧是朱生豪先生病重时,在侵略者隆隆的炮声中艰难完成的,导演陈薪伊让朱生豪夫妇作为剧中人物登上舞台。

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最经典的《哈姆雷特》版本首推1948年由劳伦斯·奥利弗导演,劳伦斯·奥利弗、简·西蒙斯等人主演的剧情片《哈姆雷特》,当时人们把它翻译成《王子复仇记》。中国后世对《哈姆雷特》的研究深深地受到这一版本的影响,劳伦斯·奥利弗的形象也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哈姆雷特。该版问世至今,一直是后世《哈姆雷特》导演们想要逾越的高峰。复制和简单的再诠释,已经被视为不思进取的惰漫。

1964年由苏联导演格里高利·柯静采夫推出的电影版《哈姆雷特》,被著名电影史学家理查德·戴尔评论为,“荒谬的是,对莎剧改编最有力的两部电影作品(《哈姆雷特》与《李尔王》)并不是在英国,而是在苏联诞生。”

这部以肖斯塔科维奇所作的序曲开场的苏联版《哈姆雷特》,被公认为是挑战经典的成功案例。大剧院版的《哈姆雷特》开场也运用了音乐和飞机轰炸的音效,只可惜音量过大,几乎盖过了开场演员的台词。在中场休息后,幕布再次开启时,则是由旦角的咿咿呀呀的拖腔开场。导演大概是想借中国戏曲的哀婉凄美,烘托美丽纯情少女奥菲利娅的无辜与悲惨。随后戏曲唱腔隐隐作声,久久不散。

有着丰富歌剧导演经验的陈薪伊女士,希望借力音乐和戏曲元素把《哈姆雷特》打造成样式丰富的舞台剧的动机显而易见,虽然效果给人留下用力过猛的印象。

导演坦承,她理解的哈姆雷特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她对哈姆雷特犹豫、延宕、难于付诸行动的性格批判的成分要多于对他的同情和褒奖。为了突出这样的创作意念,导演增加了愿意付诸行动的挪威王子等人物,以反衬哈姆雷特的思想上的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整体篇幅减少了哈姆雷特戏份在全剧中的比重,且戏份集中在中场休息之前,以至于当中场的大幕拉下时,很多观众以为剧终。听到中场休息的播报时,全场竟响起一片惊讶之声。

导演对其他人物细致的呈现,或许有喧宾夺主之嫌。我甚至听到有人议论,下半场的大部分内容都显得画蛇添足。因为他们是来看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揣度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内心的迟疑和犹豫,还是利用装疯的一种策略,不是来看一个话剧故事的。

导演在剧中尽可能地揳插进平民化的诙谐语言、幽默表演,用轻松冲破这部悲剧原有的、过于凝重的观赏氛围。其中最大的手笔当属请相声演员杨少华、杨议父子客串剧中的掘墓人,用他们的幽默活跃剧场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