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编者的话:当下,各种形式的古诗词吟诵、咏唱大赛蔚然风行。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吸纳、体认和传承,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今天编发此文,传达作者的一种观点,也希望引发更多人对于诗词如何吟诵、如何吟诵更有益而展开思考与实践。
最近一段,唱古诗突然热闹了起来。央视有《经典咏流传》,天津卫视做了《千年之约》,网上有“婷婷唱古诗”,人教社也推出了“语文吟诵”,年愈八旬的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和台湾老导演柳松柏的“唐诗新唱”也重新流传起来,诗词音乐呈现一片方兴未艾之象。
这首先要感谢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大潮流,诗词也要老树开新花了。在这些景色各异的活动里,都可以看到主创者和参与者脸上洋溢的热情,那种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向往,令人感动。
但是,从学术上来说,这些古诗新唱还是性质有别的。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有雅文化和俗文化之分。诗词文赋,经典蒙学,都属于雅文化。雅文化从内容上说,追求的是独立高洁的品格和济世安民的志向,必须从诗教和修身的角度才能把诗的主题弄明白。从形式上说,诗词用的是上古和中古的雅言语音。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基本上也是按照中古的韵部系统来创作诗词的。所谓诗词格律,与中古音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中古音平声低仄声高,所以才会形成平仄相间的粘对格律。按照诗词固有的诗词格律去读,才能把诗词的真正含意和言外之意读出来。从形式上说,这种按照汉诗文本来的规矩去读和唱的方式,即是“吟诵”。
吟诵是国家语委2009年明确的一个新名词,指的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这个读法不仅仅是可以唱的,而且是有长短高低、轻重缓急的规矩的。只有按照这些规矩去读和唱,才能把古诗文表达清楚、理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