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正文

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3)

2016-11-10 15:49:52      参与评论()人

其实,焦虑在每个时代年轻人身上都存在,但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尤其容易陷入空洞、无意义呢?我们如何认识焦虑与时代的关系呢?随着心理学者,知名心理学科普作家唐映红老师《网络时代的代际纵向断裂》为主题的发言,一副网络时代年轻人精神地图在我们面前被犀利地剖解开来,他以自己17岁女儿为案例,向我们揭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说到了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是70后,像我们这样的60后、70后父母是出生在文革时期,我们没办法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网络时代的代际纵向断裂。”他说,今天的孩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接收的信息都与西方最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步,与全球的孩子一致的;但他们的父母却与西方孩子的父母不同,有一个断层,是没有根、夹缝中的一代。年轻人会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严重的价值观冲击,集中体现在个人情感选择与父辈的代际观念冲突上。年轻人要学会在双重压力中,做自己,其实非常不容易。“作为父母,一方面要对孩子尊重、理解、更多的包容;第二方面需要更多向年轻人学习,而不仅仅是我们用我们的方式教授孩子。因为我们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

而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徐钧老师则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理冲突》的主题演讲中,探索的是心理冲突在这个时代的成因,解答了为何空心病在这个年代最为盛行。他的观点是,转型中社会与文化结构面临不确定的压力。空心病在中外特有时代都会出现,并不是我国独有的。但中国的空心病又有自己的特有风格。温饱阶段,空心病不会成为大家的关注点。现在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使人更关注自我。

他指出,我们在对年轻人的教育中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父母以我们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养育方式看这些孩子时,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压抑的,他们或许会以空心病(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有一个所谓自由的悖论,七八十年代的父母都已经接受了人应该是自由的,孩子应该围绕他的天性去发展,但当孩子真正围绕他的天性发展时,我们说‘我帮你买了学区房,你最好去那个学校读。’我给你一个选择,但实际上是没得选择的,你就去吧。或者说,我给你买了一张去美国的机票,你去那里读吧。”

既鼓励独立表达,又替代、覆盖孩子的体验,这对年轻人形成双重束缚,所以,他的结论是“年轻人要想活出自己,就要能在矛盾中发展出真实的自我感……”他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拷问,我觉得真正解决的除了社会教育的问题,更应该从每个人自己开始。”

我们如何存在——不确定的年代,我们的焦虑与突围

 (四)出路:徐凯文、韩岩、史航、柏邦妮圆桌讨论——我们如何突围?

圆桌环节,王珲邀请了徐凯文和韩岩两位心理学家,和史航、柏邦妮两位关注心理和社会现象文化名人共同讨论,在普遍的存在焦虑中,个人应该如何突围的话题。

史航和柏邦妮分享了自己在过去一段的真实心路历程——“过去与现在,其实我们都在与焦虑相伴”,他们与很多年轻人一样,也感受到真实的焦虑存在,柏邦妮说了过去三年自己与心理咨询师共同成长的经历,认为“如果可能,我需要我的焦虑。就好像睡惯了一个很重的被子,如果你给我换很轻的蚕丝被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睡了,我无法入睡。”她分享自己跟焦虑奋战最重要的心得就是不要认为自己的每个选择都非常“致命”,实际上每个选择都构成了你现在的你,这种思维方式会缓解人的很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