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偏安一隅的梨园戏 以“残孤”保留传统的记忆(1)

2016-12-15 16:10: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上图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朱买臣》上海演出现场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上图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朱买臣》上海演出现场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在刚刚结束的2016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中,三场梨园戏《刘智远》《朱文》《朱买臣》一票难求。《朱买臣》的演出时长有3个多小时,没有中场休息,唱念皆是大多数此地观众听不明白的闽南语,然而演出现场,加座两排还坐不下观众,很多人坐在地板上看完全场。事实上,这些年来年轻人中已然形成一个稳定的“梨园戏忠实观众群”。在这个世界上,能演梨园戏的剧团只有一家,就是位于泉州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于是,各地的年轻观众一次次打着“飞的”赶往闽南古城泉州,只为一次次地赴梨园戏之约。究竟为什么,这种能够追溯到800年前的宋元南戏的戏曲形式,这个偏安于东南沿海的“小剧种”,以它既“残”且“孤”的形式,成为当下戏曲舞台上的一道异色风景?

———编者

“梨园戏的传承坚持‘修旧如旧,,它的舞台呈现没有遭遇根本性的结构改变,音质如常,节奏如常,虚实如常,它的古典意蕴和古雅格调弥漫在方丈舞台。

站在戏曲史的角度去审视梨园戏的‘缺陷,,它的圆缺有致,尽最大可能体现了早期戏曲形态在舞台审美和社会关联之间的各种功能回旋。褪去戏台的铅华,隐约看到那个曾经有过的,且尚在延续中的人情世界里的一切因缘冷暖。

在物质环境爆发式改变的时代,我们需要原汁原味地保存一些关于传统的记忆。当代的梨园戏‘残孤,生态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

泉州梨园戏在上海安福路上唱了两天,演了三出戏。海报贴出三出戏名,分别是《刘智远》(残本),《朱文》(孤残本)和《朱买臣》(残本)。在每出戏名之后标以“孤”或“残”的字眼,这样一种把文本校勘学上的习惯语汇借用到戏曲曲目名称,几乎是全国戏曲表演院团唯一的做法。这样标榜的出发点何在,用意何在?

要谈这个话题,先要从梨园戏作为一个剧种的特征谈起,而谈“剧种特征”必要从“剧种”的定义入手。当代戏曲学研究意义上的“剧种”之谓,相对于古老的戏曲声腔,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以梨园戏为例,如果真的上溯到宋元南戏,那么这个戏曲形式的历史已经有八百年,即便从可考的舞台形制来看,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名以“梨园戏”三字的历史仅仅六十年。戏曲改革后,剧种定名是根据地域划分,拿掉了之前的带有声腔渊源的旧名,代以“某剧”,“某”则是当地的行政简称。所以重新定名的各个剧种都似乎从平地里“脱颖而出”,单从剧种名称无法对应有限的几条简练但生动多变的声腔线索。例如,以皮黄腔串起来的京汉徽桂粤滇诸剧,从秦腔一转而成的晋豫陇蒲绍诸剧,从弋阳腔派生出的赣湘川诸剧,从滩簧衍化出的锡苏沪杭姚甬诸剧。所以,以“剧种”名称来谈传统戏曲的表演特征可能是一个“学术陷阱”,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区分各个剧种在声腔流变的线索上来龙去脉,仔细辨别声腔和表演内容的同质和异质内容。

从上面这个角度来看梨园戏,“梨园戏”三个字虽新,幸运的是没有让这个“剧种”堕入云雾之中。梨园戏三个字卓尔不群,襟山带海,令这个小剧种“偏安一隅”。有幸听梨园剧团的老先生提起“梨园戏”三个字的来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各个剧种定名,省会福州拿去了“闽剧”,梨园戏没有用地域特征明显的“闽南戏”,而是根据表演风格区分为“大小梨园”流派,定名“梨园戏”。此“梨园”对应了《教坊记》时代的“梨园”,以舞台之生动对应文本之流变,这样一个新鲜的剧种名能让熟悉戏曲文化的观众嗅出几丝时间尘封之下文化史的古雅气息。

关键词:梨园戏朱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