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曲艺竞技 > 正文

偏安一隅的梨园戏 以“残孤”保留传统的记忆(2)

2016-12-15 16:10: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梨园戏的演出可以回溯二到三代演员的继承,按照传统技艺的手段,口传心授代代相因,剧团在传承上坚持“修旧如旧”。梨园戏的舞台呈现没有遭遇根本性的结构改变,音质如常,节奏如常,虚实如常,它的古典意蕴和古雅格调弥漫在那个方丈舞台。

那么能不能仅溯源梨园戏剧种名的来源就能确定此剧种一定具有古雅的气质呢?此剧种无论有无古雅的气质,和以上剧目中出现的“残”“孤”字眼的勾连又是什么?“孤”“残”这样的用字到底是一种宣传的噱头还是一种戏曲生态的真实反应?

在这个世界上,梨园戏只有一个剧团,就是位于泉州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所以泉州梨园戏剧团就足以代表或从宋元或从明清保存至今的梨园戏的现实面目。我零零碎碎大概看过这个剧团的十几场戏,回想起来,能总结出它们的若干共同特质———

其一,基本都是梨园戏传统的折子戏,可以回溯二到三代演员的传承,都是按照传统技艺的手段,口传心授来代代相因。此次在上海演出的《朱买臣》,排演严格遵循老艺人的口述记录本,剧团在传承上坚持“修旧如旧”。

其二,按照梨园戏传统描述,该剧种的日常演出场地称为“棚头”,现代剧场无法还原“棚头”的物理环境,但我亲历的十几场演出现场,都在精神上与“棚头”保持一致———采用深黑的天幕,舞台四角用虚拟的栏杆界定演员有限的表演空间。这样的舞台设计和京昆传统戏的舞台旨趣是一致的,也许的确起源于所谓“棚头”的简陋性,但其本质是保证表演规范性的背景约束。

其三,舞台道具极其简练,仅仅假以必要的桌椅辅助,类似“一桌二椅”的原则,舞台上尽量做减法,把表演空间留给演员。不同之处在于,梨园戏“一桌二椅”的形制并没有看齐于京昆,因此生成了在目前戏曲表演群落中非常独特的舞台趣味。

其四,乐队演奏形制沿用传统梨园戏和泉州南音的乐器组合,这样小型的室内乐队,以现当代音乐的器乐效果作对比,就音乐本身而言一定是不够完美的,但梨园戏没有因此如其他剧种进行从乐队到配乐的根本性的结构改变,音质如常,节奏如常,虚实如常。也因这个缘故,梨园戏坚持了传统风格的演唱伴奏和戏剧情感渲染,它的古典意蕴弥漫在那个方丈舞台。

相信以上这几点我对梨园戏粗浅的感受,也是大多数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些认知的朋友面对这个剧种所感知的特质。再进深一步,这样一个与京昆传统舞台有共性、但又保持了异质的梨园戏舞台上,表演会呈现出怎样的趣味?关于这个题目的文字很多了,很多热爱梨园戏的观众和学者从表演的基本功法,从行当的分类,从唱曲的口法乃至从舞台人物和闽南地区真实生活的关联等等写了很多的文字,来表达对这样一个剧种所表现出来的古雅清通的格调赞美。要言不烦,一个剧种的格调渊源系于多方,但最基本的舞台形制决定了最基本的格调。

梨园戏比较京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能望其项背。但我们要站在戏曲史的角度去审视梨园戏的“缺陷”。恰是它的圆缺有致,尽最大可能体现了早期戏曲形态在舞台审美和社会关联之间的各种功能回旋。

梨园戏不能离开闽南的地域文化形态,褪去戏台的铅华,隐约看到那个曾经有过的,且尚在延续中的人情世界里的一切因缘冷暖。

从梨园戏之名讲到梨园戏之实,指向实至名归。谈过梨园戏舞台之实,那么追问一句,这样的舞台归属于怎样的表演,而这样的舞台又不适合怎样的表演?

关键词:梨园戏朱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