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西德文坛的“三驾马车”:伦茨的反思文学(3)

2016-10-31 10:20:07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所谓的凡人小事,映照出德国战后真实的情况。战争摧毁了城市和村庄,整个德国变成了瓦砾场。精神层面更是一片荒芜,人变得淡漠、冷漠,已经没有能力关心他人。面对关天的人命也无动于衷。战争中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死的人多了去了,从而对生命少了尊重,更谈不上敬畏。面对自杀者所表现出来的平静是一种残酷的淡漠,“我”所关心的是“酒心巧克力”和“鞋”。战争中用枪炮杀人,战后冷漠也成了杀人的利器。

伦茨是个多产作家,长篇、中短篇小说集约有数十部,其中著名的有《鹰击长空》《与影子决斗》《苏莱肯如此多娇》《人在激流中》《面包与竞技》《灯塔船》《家乡博物馆》等等;他还写有不少广播剧和剧本。在写作上深受海明威、福克纳、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饶有风趣,充满幽默感;行文淡定、自信、潇洒。他所奉行的是现实主义。他反对文学为政治服务,主张为道德服务,“文以载道”。他和另外两驾一样,也是“四七社”的成员。所谓“四七社”是在战后不久的1947年成立起来的、旨在培养青年作家的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他的《德语课》特别受到年轻的新锐作家,比如余华、莫言的推崇。

伦茨像格拉斯一样服膺于德国社会民主党,他俩都是那个推行“东方政策”,并在华沙一跪而惊天下的威利·勃兰特的好友。


关键词:伦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