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古时火箭漫谈:明朝已用火箭载人升天(4)

2016-10-26 09:42:41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清朝的火笼箭、九笼箭或一窝蜂,也属于集束火箭。这些火箭先用竹篾编成长四尺(132厘米左右)的竹笼,“口大尾小,纸糊油刷,以防风雨。内编横顺阁箭,竹口三节,旁留小眼,穿药线总内起火箭上。每简装十七八支,或二十支”,点燃总药线后,筒内火箭齐发。

5 清末研究西方火炮技术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传统火箭已趋落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为改变在装备上落后挨打的局面,全力探研先进军事技术,丁拱辰就是其中一位。

丁拱辰,福建泉州晋江人。嘉庆五年(1800年),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丁宗璧常到外地经商,但收入仅供养家糊口。后来,家道好转,父亲见他好学,就花钱为他捐了一个“监生”。丁拱辰17岁时,随父亲到浙江、台湾等地经商。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丁拱辰随海舶出国经商,他先后到达吕宋岛和波斯、阿拉伯等地,大大开拓视野。回国不久,英国即发动鸦片战争。这时,林则徐在广东积极筹措抵抗侵略,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丁拱辰见到在战争中清军使用的旧式大炮“似未合度”,且炮法未精,发射炮弹“多无准”,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就开始著述火炮知识,取书名为《演炮图说》。

书稿写成后,丁拱辰即携带书稿及测量炮位高低的象限仪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闰三月呈交前任两广总督邓廷桢,并由邓廷桢转呈驻广东的靖逆将军奕山。奕山看到这本书讲求演炮准则并配合火药及修筑炮台、铸造炮位等知识,便交与署督粮道西拉本考察施行。西拉本对全书审查后,同丁拱辰讨论实施,并决定由丁拱辰在广州附近监造火炮、配制弹药。当时广东士绅潘仕成捐资制造火炮40门,又从国外买回一批西洋火炮和弹药。丁拱辰通过对比研究,提高了清军火炮的技术水平。而后,丁拱辰不断根据实践经验修改书稿,并最终定稿。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初,《演炮图说》自费刊行。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火炮知识的专著,比魏源的《圣武记》早半年刊行于世。但由于当时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放松武备,因此这部书并不受重视。此书出版后,丁拱辰不断进行修订补充,仍不受清政府重视。丁拱辰见事无可为,便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携眷回归故里。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军机大臣赛尚阿赴广西镇压,聘丁拱辰到桂林监制火炮。丁拱辰与丁守存等人共同督造各种类型火炮106门,并制造火药、火箭、火喷筒等兵器,均发挥很大作用。丁拱辰以监制有功,晋升知县衔、留原省补用,并赏给五品花翎。监造火炮期间,丁拱辰又写成《演炮图说后编》,在桂林刊印。

同治元年(1862年),丁拱辰的同乡龚显曾向倡办洋务的江苏巡抚李鸿章举荐丁拱辰,李鸿章委令丁拱辰到上海襄办军器,研制西洋武器。这时丁拱辰虽年逾花甲,但爱国之心促使他勉力上任。1863年,他将研制西洋武器的心得写成《西洋军火图编》,详细记述西洋军火的构造与制作。此后不久,丁拱辰辞归故里,光绪元年(1875年)去世。

关键词:火器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