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和烂片最大的区别在于目的——如果是抢钱,不真诚,肯定不会是有价值的电影,这也是我尊重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观点。
我觉得导演的追求,最初应该在于表达。有趣的是《芳华》最终呈现出的情绪,完全不是一个艺术片的初心——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具体应该问导演。不是说不好,只是开始的标准在观看过程中就改变了。
《芳华》剧照
从最后的呈现效果来看,我觉得《芳华》要按一个“文艺片”标准要求,零散的多视角叙述就成为了剧作层面的问题。如果要下结论,我觉得《芳华》仅是不错的文艺片,最好的点是初心可见。最不好的点是看不到每个人的自愈(获救)过程。刘峰、何小萍、萧穗子等人的青春都被笼罩在集体的溃败之下,整个情感是大众(集体)的,而非我们能明确感觉到的个人,也许那个时代就是集体主义的,但我想冯导演的缅怀是个人的,芳华是一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呢?
如果说精神苦难的话,似乎没人能解决。之于《芳华》,我想很多事更不是电影可以解决的,电影讲究的是内心游戏,而非真实的历史。很多评论者纠结的战争、历史道具上的问题,完全偏离了我们所谈论的事情。
《妖猫传》也是存在大家对历史问题的纷争,好电影千万种,唯一的共同点对我来说,只是看有没有拍到人性的复杂,包括《妖猫传》里的“大唐盛世”,其实也是讲一个时代里人物的变迁。
以我的角度,我觉得两部电影的剧本做法都很相似,散着写,要群像,冯小刚导演奔着“6分钟长镜头”去了,陈凯歌导演奔着“极乐之宴”去了。只不过两人的语气,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