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陈小奇:被“挤”上流行乐坛,40年后“涛声依旧”

2018-05-03 09:12:58    凤凰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演出结束后陈小奇感慨万千。

“40年前发生了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第一个是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第二个是恢复了高考,让我们有读大学的机会;第三个就是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广东诞生。这个时间点,在北京举办这场演唱会,既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向观众的汇报。”

采访当天,陈小奇装束朴素,一件白色中式衬衣,戴一副黑框眼镜,头发简单拢于脑后。

文如其人,一如陈小奇音乐作品中流露出的“儒雅清新的精神气质”,其人言谈举止亦自有一股沉静、睿智的文人气。

音乐是我生命中的召唤

1954年,陈小奇出生在广东普宁一个艺术之家,母亲是地方文化馆馆长,经常带他去看美术展。父亲喜爱潮剧和民族乐器,撰写的剧本还曾获过鲁迅文艺奖。家庭的熏陶让陈小奇从小就对文艺抱有浓厚的兴趣。

说起自己古典诗词的启蒙,有一件小事陈小奇印象深刻。少年时他在垃圾堆里捡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唐诗集(几年后才知道是《唐诗三百首》),看得如痴如醉。

在那个年代,这些被视为“毒草”的读物很敏感,他只能将书藏在枕头底下偷着看。后来被父亲发现,换来一顿责打——“父亲是个文学爱好者,曾经收藏了数百部小说和诗词,当我含着眼泪划亮火柴的瞬间,我相信他的心也在流泪。”陈小奇在《口述高考30年》里写道。

这本烧毁的诗集却燃起陈小奇对古典诗词的迷恋和文学创作的欲望。

但在那段黑暗的岁月,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陈小奇转而自学音乐。买不起乐器就自己动手做。“先是笛子和二胡,砍竹子,用磨尖的铁条烧红后在竹子上钻孔,做成笛子;到山上打蛇,剥下蛇皮晾干后绷在竹筒上做成二胡,弓弦须用马尾,砍来剑麻砸烂后放在水里泡一个星期,抽出纤维做成弓弦。”

一直到上高中,去汽车配件厂工作,陈小奇始终坚持写诗,写歌,组织文体活动,担任业余文艺宣传队队长并兼乐队队长,俨然一个热血文学青年。

1977年恢复高考,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出现重大转机。“从报纸上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都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奔走相告。”

1978年,陈小奇如愿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他的文学才华终于得以施展,大学期间他在《作品》《海韵》《星星诗刊》《青年诗坛》等刊物发表了一批诗歌作品,同时和几位诗友一起创建了此后延续了许多年的中大“紫荆诗社”。而音乐则变成了他的一个业余爱好。他加入中大民乐团,一开始拉大提琴、拉高胡,后来担当扬琴演奏。但他志不在音乐,一心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

《眼睛》

我正视一切

我的眼睛是广阔的天空

是上升的黎明

我正视一切

包括阻挡眼光的手掌

以及覆盖阴影的云

我正视一切

也正视自己的眼睛

我正视一切

也正视自己的眼睛

毕业后,原打算就这样继续自己的“文学梦”,未曾想当初联系好的出版社职位临时被人顶掉。那段时间陈小奇很迷茫。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