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戏剧固然不能和专业院团的作品去比较,但创作演出的标准不妨定得高一些。 ”刘晓翠说:“创作目标要高远,审美要高级,眼界、思维层次要高,创作者、演出者也要选高水平的,只有高标准,才能促使大家向尽善尽美去努力,当然,校园中创作、排练、演出受到各种限制,最终未必能尽善尽美,不必强求。”
另一方面,刘晓翠表示,参与校园戏剧的“门槛”要低,“校园戏剧社应该允许零基础的同学加入,‘门槛’只有一个,那就是喜欢,欢迎一切对戏剧、表演怀着热爱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走上舞台、面对观众,享受戏剧的快乐,在排演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舞台实践能力,这是校园戏剧的重要功能之一。 ”
接续优良戏剧传统
“校园戏剧是中国话剧发展的摇篮,很多戏剧家都是从校园戏剧走上戏剧道路的。 ”刘平说,像洪深、欧阳予倩、田汉、曹禺、赵丹、朱琳、刁光覃、蓝天野、苏民等,都是先在校园里演戏,后来参加剧团,最终成为戏剧艺术家,“校园戏剧是一条自我培养之路,比如春柳社之于欧阳予倩,南国社之于田汉,他们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的奠基者,校园戏剧社团功不可没。 ”
这个传统今天依然在延续。在刘平的视野中,很多民营剧团的成长,其根底来自校园戏剧。像赵淼的三拓旗剧团,是在他高中时期就创立的;黄盈、李伯男等戏剧人,从戏剧院校毕业以后自己组织剧团;今天,很多民营剧团的演员也都是青年学生。很多戏剧爱好者一开始并没有专业背景,经由校园戏剧走上了专业道路,比如邵泽辉、黄盈,原本都是理科生,后来都成了优秀的戏剧导演。
“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让戏剧艺术首先在高校普及,只有充分地普及了,才会有好作品呈现在展演中。 ”邹红说,要树立一种理念,校园戏剧不单是课外活动,“现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国家重视戏剧,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推广,学生自主创作的过程比课堂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可以通过戏剧开拓思维,比如演员怎么配合,一个文本怎么在舞台上变得具体可感,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把抽象变为形象的能力都是通过戏剧培养而来的。 ”
“以前只有北京、上海办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等,现在广州、武汉、重庆、天津,吉林、内蒙古等地都有这类活动,上海还有中学生戏剧节,这是值得肯定的。 ”刘平表示,把戏剧人才比作金字塔的话,专业院团崭露的是塔尖,校园戏剧培育的就是塔基,戏剧未来广大的观众也应该从校园戏剧中培养,由此观之,校园戏剧作为基础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今,社会各界正为公益之路奔波行走,同时也带动着企业自身的爱心延续。昊源动漫作为一家本土原创动漫公司,其始终秉持着关爱儿童成长的一份初心,致力于打造具有教育意义、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动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