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专访演员梁丹妮——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值得

2019-02-21 10:04:47    光明日报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1月25日,话剧《全家福》在首都剧场如约而至,距离上次演出已有 6年时间。熟悉北京人艺的朋友对这部话剧并不陌生。2005年,《全家福》在北京人艺首次登台,一经演出就得到了观众的追捧,这部戏几乎包揽了话剧界的所有奖项。 2007年,梁丹妮凭借剧中“春秀婶”这一角色,荣获中国话剧奖项的最高殊荣——金狮奖优秀演员奖。

先理解人物,然后让角色发光

时至今日,《全家福》已经演了100多场,就像一瓶老酒,沉淀了14年,愈久弥香,而梁丹妮更是“吃透了”春秀婶这一角色,可以说没有第二个人比她更了解春秀婶,更能表现出春秀婶的神韵和味道。春秀婶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局势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善良、正直、阳光的春秀婶在光明中更耀眼,在灰暗中更坚韧。别看她平日里金句频出,调侃街坊四邻,真遇着事儿了,她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面对要来砸掉影壁的同志,她没有退却,而是智斗,最终让影壁——这一代人的精神寄托保留了下来。

专访演员梁丹妮——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值得

“我不希望把这个角色演成小井胡同里循规蹈矩的小媳妇儿,那样令人生恶的角色。我希望表现她俏皮、年轻、萌动的状态。”怎样表现才能立住人物形象?如何能让角色得到观众的欣赏和认可?梁丹妮在不停地打磨和尝试。《全家福》剧情前后跨越50年,春秀婶“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状态贯穿始终,为了表现这个热情、可爱的老太太,梁丹妮在动作上进行了放大但又不夸张的处理。年轻春秀婶的兴奋状态用小秧歌表现、老年春秀婶用手脚并抖表现“老太太踩电门”,成熟、流畅、讨喜的表演恰到好处地踩中了观众的笑点。观众评论说,“梁丹妮的表演太饱满、太到位了,是整部剧的加分项。”

2019年2月10日,《全家福》14场演出落下帷幕,梁丹妮收获了由观众投票选出的“我喜欢的演员”称号。

春秀婶的台前幕后

春秀婶是串联整部剧的关键人物,戏份重,场次多,这就对演员换装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场与场之间的间隔是读秒的。在十几秒无光的空间里,梁丹妮要完成下台,换服装,拿道具,上台站位的一系列动作,要想零事故、零意外的呈现,只能进行一次次的跑场练习,这对演员的反应能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剧中,梁丹妮几乎没有机会到后台休息,景片与景片搭成的几平米的小景片就成了她的休息室。小景片里,整齐地码着春秀婶的衣服、道具,还有一把凳子,一个大容量水杯。由于小景片就在舞台后方,演员不能打灯,不敢咳嗽,有任何动静观众都会听得一清二楚。将近三个小时,梁丹妮被“围困”在这个空气不流通的小空间里。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演出,极大地透支着演员的体力。

专访演员梁丹妮——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值得

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演出中,得益于梁丹妮平时的锻炼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管平时在家还是外出拍戏,梁丹妮总会带上一双舞蹈鞋,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练功。“跑步太过激烈,瑜伽太过沉闷,所以我就选择了一项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芭蕾舞。”长期的锻炼,不仅让梁丹妮保持了良好的体力,还维持了优雅的体态。舞台上的她身姿灵动,步伐轻快,让角色饱满又鲜活。

大爱春秀婶!

很多观众惊喜于梁丹妮在《全家福》里的精彩演出,“平时看过不少梁丹妮的戏,国民母亲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次的春秀婶可以说颠覆了以往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了!”不少人直呼“大爱春秀婶”!

其实,对待任何一个角色,梁丹妮都是全心的钻研和投入。但是角色安排无法让每个演员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一部剧的精彩呈现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作为一名资深的话剧演员,梁丹妮深谙其中的道理,“我是配角,那就应该衬托主角的光环,如果戏份多,我也会把握住让角色活起来的机会,让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从而让观众认识多面的自己。”

专访演员梁丹妮——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值得

“感谢我的丈夫,冯远征”

“演员要学会观察生活,认真还是敷衍,观众一目了然,任何动作都要反复琢磨,不能懈怠,无论是背对观众还是下台的动作都不能放过”。对于观众给予的掌声和肯定,感动之余,梁丹妮说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丈夫,冯远征。“近朱者赤,我在远征身上看到很多东西,没有人能做到完美,但是可以尽力做到最好,对我和远征来说都是这样。” (光明融媒记者 张进进)专访演员梁丹妮——只要观众认可,一切都值得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