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的艺术家,潘天寿也好,吴昌硕也好,这个书法都很好。如果书法不好,画要提高有点难度。毕竟书画同源。”
在绘画上,因为黄镇中从小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素描基础好,所以在创作人物画时,他也比较看重人体的透视、结构与笔触韵味的有机结合。“一个人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有变化的,要选择哪个角度,都有讲究。一个人正面,旁边的人怎么组合?一个人好画,组合就复杂了,包括如何整体,如何协调。
曹操《观沧海》
我认为作为中国人物画来讲,素描的造型还是很重要的。实际上西方也有线条造型,但是跟我们不一样,像德国的门采尔,像俄罗斯的赛洛夫。这方面我们也吸收了一些,但是我们不能照搬,把素描搬到宣纸上,要把素描的造型跟中国的笔墨结合,把韵味画出来。”细看黄镇中所绘的钟馗,气势磅礴,结构概括精准,笔触富有张力;而当画仕女,或骑马奔腾的少数民族,笔触又纤细婉转起来,仿佛能感觉到女性的那种柔软线条,或是马儿矫健的肌肉轮廓线。这也正是他用笔的“气”、“韵”之所在。
《天行健》
在近现代名家中,黄镇中非常佩服黄胄,“他的人物画很有创新,他是把速写跟人物画结合,很生动。他是人物画方面创新的一个大家,我也是很崇拜。”另外他对林风眠也很欣赏,林风眠将东西方的绘画理念很好的形成了一种他独特的个人水墨语言,“他把西洋画和中国画巧妙结合。一开始他是画油画的,他能把水墨画结合好,是我很欣赏的。”
既然身在西泠印社,又怎能不谈印呢?不过黄镇中坦言,自己并没有过多的涉猎过印章篆刻,“在美术公司,‘文革’的时候,当时没有印谱,就从图书馆的资料室里借出来,齐白石的、吴昌硕的印用拷贝纸用毛笔描下来。我篆刻作品少些,后来基本是以书法和绘画为主了。”
李白《独坐敬亭山》
现年64岁的黄镇中退休4年,如许多艺术家一样,他感叹,这是最好的创作时机了,“我原来作为秘书长,管理社团的日常工作。白天要办公,处理公务,拉赞助……只有晚上和双休日可以画画。我最早是专业画家,因为没时间画画,后来变成了业余画家。现在退休了,确实是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一天时间过得很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完整地创作一幅作品,特别是人物画,一般要半个月,要几易稿子。”黄镇中现仍保持饱满的创作状态,在质量和数量上攀登着另一个高峰。愿黄老师佳作迭出,艺术之树常青。
(原载《焦点·艺术》2013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