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西泠印社2003年之后走上了正轨,改制后,行政费用、工资福利方面得到保证,大的活动,市委宣传部另外进行拨款,在资金上得到保证,运作起来就比较顺畅。现在我们一块是社团,一块是产业,产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另外有事业,包括印学博物馆,还有库房等,现在印社就比较正式了。”说到这里,黄镇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这些听起来有些枯燥的内容,却实实在在困扰了西泠印社几十年,而最终在很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将这个百年老社的根基重新稳固,让它盛开的新枝更加茂密。
《游春图》
两位新浙派人物画恩师
黄镇中出生于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曾经做过杂志编辑,后举家调到杭州,在文化厅工作。黄镇中10岁就随父母来到了杭州,所以今天64岁的黄镇中坐在我们面前,口音中夹杂的是浓浓的杭州方言。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黄镇中从小就是一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孩子。“我从小喜欢画画。比如老师说画一个茶杯,人家小朋友就画一个茶杯,我会把茶杯花纹画出来,画上把手,还要画上烟。我还喜欢临摹连环画。那时看小人书,我就临摹小人书里的人物,关公、张飞这些。”
“书法我是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学的。一开始没有老师教,也是兴趣,当时写柳公权,写了3年。我坚持每天写,日日见功。每天饭吃好后写张毛笔字,日期写好,如果这两天没写了,再补写。”
具备优异的天份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黄镇中的艺术天份一直得到周围人们的认可。但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他最终没能如愿考上当时的浙江美院附中,而是去了杭州美术公司,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黄镇中认为正是那段时间的锻炼,为他的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维族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