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目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热潮的,莫过于已跃居冬奥“顶流”且“一墩难求”的吉祥物“冰墩墩”了。但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介绍,冬奥会上还有很多触目可及的文化宝藏,在不动声色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2月14日,观众在颁奖广场与“冰墩墩”合影。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如果没有文化,体育是失色的。”陈宁一到文化活动部,就体会到了国际奥委会(IOC)这个说法的深意。
每一届奥运会,必然也同时是文化的盛会。她意识到:“体育和文化之间是相互搭载的关系,有了文化,体育才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有了体育,文化才能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体育和文化从来是不分家的。”
“顶流”“冰墩墩”——中国文化代言“墩”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熊猫连续成为三届体育盛会吉祥物的原型,也成为中国文化最好的代言人之一。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最初的创意其实来自北方民间小吃糖葫芦,又叫“糖墩儿”,但最终修改为带冰壳的熊猫形象。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讲述从最初冰糖葫芦造型到最终设计出“冰墩墩”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陈宁解释说,改为熊猫,因为中国的大熊猫本身已经是一个国际普遍接受和喜爱的形象。但光有熊猫肯定是不够的,陈宁认为,“冰墩墩”的壳是关键。为了体现特色,这次给熊猫套上冰壳,既有冬季冰雪特色,又保留了民间文化——“糖葫芦过年举一个”,所以这个壳也是甜甜的糖壳。“同时,加了壳之后,它的气质也变了。这个外壳又像宇航员的外衣,跟我们的太空梦相连。”
金色花环的特制版“冰墩墩”只颁给冬奥会每个项目前三名的运动员,因此更是受到广大运动员和网友的热捧。已经站上一次领奖台的匈牙利短道速滑选手刘少林说,要再赢一个送给妹妹。对此,陈宁也感到与有荣焉。
2月12日,纪念品颁发仪式工作人员摆放“冰墩墩”纪念品。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