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山歌,一段欢舞,一块手帕,一把花扇,就能把老百姓的幸福写满脸颊……”一样的壮家女子装扮,不一样的歌词唱调,向人们展示一个别样的“新刘三姐”。
8月22日,彩调剧《新刘三姐》在天津武清影剧院上演。这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的彩调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了壮乡儿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后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
彩调剧《新刘三姐》剧照资料图片
紧跟时代向经典致敬
“千江水,万里云,浪卷云飞总是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壮乡唱歌人……”提起“刘三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戏剧电影中那个用山歌对封建恶势力表达反抗的、聪明伶俐的壮家少女形象。
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刘三姐”的演绎形式,无论是最早唱响的彩调剧《刘三姐》,还是名声响彻海内外的电影《刘三姐》,以及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等,总能勾起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可以说,“刘三姐”已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
“时代在进步,要想将‘刘三姐’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势必要做出改变,于是彩调剧《新刘三姐》应运而生。”总导演宫晓东介绍,《新刘三姐》在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用新的主题、新的语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绎、新的舞台讲述广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新时代故事。通过姐美、阿朗、莫非等新时代青年在乡村与城市的潮涌中,在故乡与远方的羁绊里的动人故事,演绎着当代壮乡人对山歌的坚守,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