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国博汉服沉浸式文化展,看古人的“时装秀”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展厅里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杜建坡摄

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个展览十分火热,吸引了许多观众排队参观。不少年轻人特意穿着汉服前往看展,成为博物馆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个备受欢迎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以沈从文、孙机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以文物、图片、复原人像、多媒体设施等丰富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主要服饰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带领观众深入领略中华服饰之美,感受中华文明之璀璨。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唐代戴鹖冠三彩俑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古人穿搭一目了然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衣。衣服既能“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又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的发展变化,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生活画卷。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古代服饰的审美取向、穿着场景以及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92岁的国博终身研究馆员孙机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亲自来到展厅为记者导览。孙机说,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古代人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服饰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电视剧里,不同人物的服装相差上千年,比如张三穿的是先秦的衣服,李四穿的是明代的衣服,给观众的感觉非常混乱。但我们不能要求这些影视剧的创作者去研究服装史,这是很复杂的。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把古代服饰的基本轮廓展示给大家,也能对这些创作者起到一些帮助。”

孙机介绍,与以往大多数服饰展不同,国博这个展览力图展现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以前的一些展览,展品确实很宝贵,是古墓里出土的衣服、首饰。但光是一件宽大的古人衣服平铺在那里,观众也不知道怎么穿,不知道穿起来会是什么样。我们希望展出的形象是容易理解的,让观众看了就明白,这些服饰穿戴在古人身上,整体是什么效果。”

此次展出文物近130件(套),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并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除了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着装复原人像。

展厅里,这些栩栩如生的复原人像仿佛从历史中走来,为观众上演一场跨越千年的“时装秀”。古代服饰史、传统工艺美术学者陈诗宇介绍,为了真实再现古代服饰人像,团队经过详尽考证,设计出一套套细致的方案,从外衣、内衣、鞋履、冠带到配饰、妆容、发型,乃至使用何种面料和纹样,都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唐代着半臂女侍俑杜建坡摄

佩玉戴冠大有讲究

服饰代表民族文化、社会地位、身份职业等,还体现了时代的审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展览不仅要告诉大家古人是怎么穿的,还要回答为什么这么穿的问题。”孙机说。

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时期组玉佩,展示了古人佩玉的习俗。《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当时人们的典型服饰是上衣下裳,腰前系巿(音“福”),玉佩为垂在巿上的饰物。成组的玉佩是贵族身份的体现,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身份较低者,配饰就简单而短小。孙机说,系玉佩的作用是“节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玉佩碰撞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身份高的人迈步小,走路慢,显得格外气派。按照《礼记》中的记载:君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接武为“二足相蹑,每蹈于半”,继武“谓两足迹相接继也”,中武则是“足间容一足之地”。展厅里将接武、继武和中武的步伐间距投影在地面,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古代贵族走路时一步有多宽。

“冠是服饰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古代的冠和现代的帽子不同,它起初只是加在发髻上的罩,侧面是镂空的,不盖住整个头顶。”在一尊东汉文官复原人像前,孙机介绍了当时男性头戴的冠和帻。“帻,原本是士以下阶层、不够资格戴冠的人才会戴的。到了汉代王莽篡位之后,冠下加帻才流行起来。据史书说,王莽秃头,没法梳发髻,冠无可依靠,于是他就先戴帻、再戴冠。这就形成了进贤冠,从汉代到唐宋,一直是文职人员重要的头戴饰物。”

唐代女性着男装是一种时尚吗?乌纱帽是怎么来的?仙鹤、狮子等官服上的图案象征着什么?行走在展厅中,如同阅读一部立体的古代服饰简史,能够收获许多与服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展览生动阐释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引进中原,出现了上下身连属的深衣;从南北朝到唐代,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明代楼阁人物金簪杜建坡摄

好看好玩寓教于乐

在突出学术性和知识性的同时,国博古代服饰文化展也注重观赏性和互动体验。展品中有数十件国博馆藏一级品,包括极少展出的宋《中兴四将图》、明益庄王妃首饰、定陵出土首饰,清《皇朝礼器图》、康熙帝朝服等。其中5件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孝亲曹国长公主像》《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佑像》《太保袭临淮侯李言恭像》《临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饰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均为首次展出。此外还有一些借展自其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在展览的引言部分,一件貌似雪地靴的彩陶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是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的遗物,1989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地,材质为夹砂红陶,靴筒、靴帮上以黑彩绘制几何纹饰。这件彩陶靴在国内属首次发现,专家认为它是一种容器,其造型应是上古先民所穿靴的直接反映,表明当时已经脱离了用整块兽皮裹在脚上的原始鞋的状态。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和草原地区就出现了制作精美的金属带饰。由于不易腐坏,金属带钩、带扣等成为出土文物中反映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物证。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有孔金带头,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和一枚金穿针组成。带板正面浮雕猛兽咬斗图案,周边饰勾喙鸟首纹。四边凸起边框,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穿针插入。这副金带头是目前所见汉代最华美、系结方式最先进的带头,虽然以草原流行的猛兽搏斗纹为题材,但从铸造工艺、系结方式来看,应为中原制品。

《中兴四将图》为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所作,描绘了宋室南渡过程中四位战功卓绝的将领,据现有榜题所示,四将依次为“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画中四将着圆领袍服,或戴巾子、或戴幞头、或戴平帻、或戴军中便帽,脚着靴,皆为文官装束。四将各有一武官侍从,身着便装,便装外加彩绣捍腰,此装束多见于契丹、女真胡骑,于中原武将常服中较少见,应为当时南宋忠义军装束。

展厅的中心区域设有互动体验区,将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带给观众有趣的体验。一个柱坊结构的闭合式沉浸空间里,以万花筒形式展现了古代服饰中提取的花纹图案,让观众沉浸于流光溢彩的“华纹锦绣”中。多媒体互动“换衣镜”能让人过一把穿越的瘾,格外受观众欢迎。站在智能电子屏前挥挥手,屏幕中的自己就能穿上不同时代的服饰,扫描二维码还能把古装图片保存到手机上。

此次展览自2月6日开幕,展期拟定为一年,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持久的文化盛宴。(记者邹雅婷)

(责任编辑:刘凌羽)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