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松岩:跨界融合,让国粹艺术更“出圈”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板章胡同,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还“隐匿”着一家80多年历史的京剧团——北京风雷京剧团。打造京味儿话剧、建设京剧艺术体验基地、推出线上剧目展演……多年来,作为掌门人的松岩,在小巷深处的剧院不断探索京剧与现代生活交融的种种可能。

艺无止境,我对京剧还有很多期待

走进风雷京剧团,《同光十三绝》的迎门画最吸引来客目光。提起京剧,提起表演,松岩眉眼里都是戏。从四大徽班进京到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但凡是进了剧团的客人,松岩都能对其滔滔不绝讲上一番。

客人听得入迷,松岩讲得也尽兴。“你这辈子,为什么这么喜欢京剧?”从艺几十年了,这样的问题总是不绝于耳。每每这时,松岩总会笑着回应:“我对京剧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想再深入的了解,互相之间再感化,看看有没有最高境界的艺术出现。”

松岩对京剧浓烈的情感来源于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京剧演员。家庭的熏陶,让他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他考进风雷京剧团,拜武生名家“茹派”传人茹元俊为师,专攻武生。从小坐科,学练演了十几年的松岩,在他20岁那年,凭借《界牌关》获得全国京剧大奖。

上世纪90年代,盛极一时的戏曲行业发展遭遇了困境。松岩告诉记者,2001年他接手剧团,账面上不仅没钱,还欠账2000。为了让剧团维持生存,松岩开始带领团队走出剧场,酒店综艺、新闻发布会、新年晚会、楼盘开盘仪式……凡是需要京剧表演的地方,就有风雷的身影。“15个月里我们演了793场,剧团转危为安后,之前离开的演员也都慢慢回来了。现在,我们年年演出都在500场以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甚至在海外,我们都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松岩说,如今入团40多年,他对剧团比对家人感情还深,已经和京剧分不开了。

跨界融合,让国粹艺术更“出圈”

传承、创新、人才培养……进入新世纪,谈起戏曲的发展,这几个关键词总是绕不开。多年来,戏曲圈的演员、专家、学者,都在不懈探索。进校园、做跨界、开直播,各种形式的创新五花八门。

在松岩看来,无论形式上怎么创新,最终还是要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传统戏曲的传承不是一人一戏的传承,京剧是一个活态艺术,除了演员的表演、唱腔、服化道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观众。”松岩说,缺少了青年人的参与,传统戏曲很难在将来发扬光大。

松岩:跨界融合,让国粹艺术更“出圈”

京味话剧《网子》剧照

为了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松岩开始探索用话剧的形式,来讲京剧故事。前不久,由他担纲编剧、主演的京话剧《胡同里的他俩》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天,场场爆满。此前,松岩还成功打造了京味话剧梨园三部曲《网子》《缂丝箭衣》《角儿》。松岩清晰地记得,《网子》第一轮首演时,观众还延续着传统戏的结构,50岁以上的占80%。从第二轮开始,青年人逐渐就多了起来,20-25岁的占74.7%。“作为京剧院团,我们在形式上可以创新,但京剧的本体不能丢”。松岩说,这是他对自己的创作要求,用话剧的壳展现京剧的魂。

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受疫情影响,去年风雷京剧团的演出场次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他们一刻也没闲下来,挖掘濒临灭绝的传统老戏、推出线上剧目展演、还赶潮流做起了短视频来推广京剧文化。“每一期视频,我都会聊一出传统骨子老戏,谈谈它的的风格、技巧和记忆。”目前,仅《九江口》这出戏的讲解就已经推出了11期。松岩说,他希望通过更有趣、更现代的方式让青年朋友走进戏曲,传承国粹文化。

在做了诸多尝试,如今面对京剧的推广和普及,松岩心里有了更深的体会。“我经常和年轻人聊天,发现他们不是不喜欢京剧,而是不懂什么是京剧。这就说明我们京剧人在传播京剧的过程中有问题。”松岩向记者表示,文化具有多样性,京剧人应该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大家看到这个东西会喜欢,然后再到自己的领域把东西介绍给观众。“2015年,我们在风雷京剧团建立了京剧文化艺术体验基地。让大家穿上水袖,教大家一些程式化的动作,然后让他们自己化妆。结果来的人都玩的很嗨,如今很多学生、游客、外籍友人都成了票友,被京剧“圈粉”。

“历史上京剧的最高点是梅兰芳时代,那时候都走入了宫廷。如今很多艺术门类的出现,让传统戏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松岩说,他希望京剧是立体化的传承,所以他们要从现在做起,以科技为媒,把戏曲的故事讲好,让更多年轻人爱听、喜欢听、愿意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节节高、日日新。(记者 刘希尧)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4月26日,《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2025-04-27 10:31 毕加索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图为“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上,观众在拍摄展品。记者徐彦摄最近,杭州的一场展览火了。

    2025-04-22 11:33 黑神话,悟空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2025-04-16 14:42 印章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2025-04-16 14:32 故宫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