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信件
湖北武汉市向警予烈士陵园中的向警予雕像
浙江民间收藏家金亮捐赠的千余本《共产党宣言》
恽代英撰写的文章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为了山河壮美,为了岁月静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就是《山河岁月》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想告诉观众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总导演、总撰稿夏蒙说。
两年时间,数十万公里行程,几千TB(1TB=1024GB)拍摄素材,夏蒙和他的团队,以代表空间的“山河”为经,以代表时间的“岁月”为纬,打造了一部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
自5月18日起,这部作品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连续播出,目前已经播完第一季。
好像花草的种子,被风吹散在遍地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怎么拍?如何以纪录片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夏蒙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2016年,夏蒙带领团队推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作品——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打开了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用纪录片讲故事,每集至少讲五六个故事,同时加快叙事节奏,每分钟镜头数量在25个以上。《筑梦路上》在全国34家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
“《山河岁月》仍然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但《山河岁月》并非《筑梦路上》的简单延续,体量更大,故事更加延展,讲述也更为生动。”夏蒙说,《山河岁月》每一集都讲述了六七个故事,全片百集,共有620多个各不相同的党史故事。该片不仅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党史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我们以人带史、以人言事,党史的每个重要阶段、每个重要时间节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尽可能不忽略。”夏蒙说。
为此,夏蒙和他的团队广泛收集历史文献、人物故事,以田野调查、实地拍摄和口述历史为基础,力求不落俗套,用真实的细节打动人,用有温度的语言感染人。
例如片中出现了一份从北京市档案馆查到的北平旧警察档案,上面记载着:1919年6月11日晚,天桥附近的新世界游艺场,“一白帽西服人上下楼甚频,且其衣服兜中膨满”。此人正是陈独秀,他想要在此散发革命传单。陈独秀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反复寻找合适的地点和机会,最终潜入顶层五楼天台,“大把传单凭空一挥”。当时四楼正在放映露天电影,因此宣传效果非常好。不过陈独秀也因此被捕入狱。3个月后,陈独秀出狱,李大钊为他写了欢迎文章,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现在有了很多的化身同时奋起,好像花草的种子,被风吹散在遍地。”
陈望道、恽代英、瞿秋白等翻译、介绍、传播《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葛健豪、向警予、蔡畅等女共产党人的故事,还有和平年代的英雄雷锋、王杰、欧阳海、王进喜等的故事……“我们力求在每一集中为大家呈现一些好看但又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卢志英、武怀让等烈士的故事就是这部片子特意挖掘的。”夏蒙表示,这部纪录片也展现了新时代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人,“钟南山、潘建伟、马伟明等院士的故事要讲,把几千个山区女童送出大山的张桂梅、牺牲在支教路上的黄文秀的故事也要讲。”
传达对百年大党行稳致远的崇敬
“我们期望以全新的视角、有情怀的叙述,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更要以优美的画面、一流的影像,传达出今天我们对百年大党行稳致远的崇敬。”夏蒙说。
从第一季来看,《山河岁月》的文本和影像可谓相得益彰。片中呈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如苏联摄影师拍摄的1926年中国工人运动风暴影像资料中,邓中夏正在街头演讲;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影像资料中,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策马奔腾而来。片中还有许多珍贵的采访资料,如1993年采访伍修权谈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片中还灵活运用了名家的绘画作品。例如,以画家沈尧伊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和油画作品《遵义会议》,来表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在展现红军强渡乌江场景时,该片还用先进的技术将连环画加工成了动画。陈独秀在上海开展革命工作时的情景则是用沙画来表现的。片中还借大量红色电影片段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情景再现。这些表现手法,都提升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片中也有许多看似闲笔的视觉呈现,富有诗意。比如表现毛泽东在湖南5县调查农民运动时,大树参天、碧空如洗的镜头;画外音表现蔡畅回忆母亲葛健豪时,夕阳映照着茂盛芦苇荡,温暖明亮;讲到瞿秋白和张太雷的故事时,出现了二胡演奏《江南第一燕——致秋白》的音乐和画面,这支二胡协奏曲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创作,曲名来自瞿秋白的诗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为什么要在密集繁复的时空交错中,仍然留有抒情写意的部分?“诗意的表达,是《山河岁月》的追求。”夏蒙介绍说,这部纪录片还有不少富有诗意的单集名称,如“怒吼吧黄河”“野火春风”等,“五月的鲜花”甚至整集讲述的都是革命歌曲的故事。
“我们试图用这些诗意的表达来抒发革命情怀,同时也以富有激情的讲述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致敬,向先烈致敬。”夏蒙说,他想让所有观众看到中国的英雄故事就忘不了,特别希望能够吸引年轻一代,唤起他们的共鸣,“因为影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颜色,历史的片段却会在一代代年轻人的传颂中鲜活、永存。”
见证我们的新时代
百集《山河岁月》按照时间分为四季:第一季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到西安事变之前,共22集;第二季从西安事变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共22集;第三季从1949年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共30集;第四季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故事,共26集。
除此之外,夏蒙和他的团队还将创作8集国际版《山河岁月》。国际版不是中文版的浓缩,而是“另起炉灶”,重新创作,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为何而战”、妇女解放以及改革开放等内容。“埃德加·斯诺、让-保罗·萨特和亨利·基辛格等在抗战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学者、政要,他们留下的大量图片、书信等都将在纪录片中有所呈现。同时,纪录片也将通过今天世界各国政要以及重要学者对中国的评价,来见证我们的新时代。”夏蒙说。
当今社会视听形态繁多,但在夏蒙看来,纪录片依然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原始影像和动人故事记录和传递“真”与“信”,是纪录片创作的力量之源。他希望百集《山河岁月》和国际版《山河岁月》通过展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声告诉全世界: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正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本文配图均为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剧照,由出品方提供)
“把宋朝历史中看上去非常‘现代’的事项单独抽出来,加以放大,最后服务于‘宋朝是现代的’这个结论。”近日,著名学者赵冬梅对《风雅宋》等“宋粉”式写作提出批评,称这些书的内容是“非历史”“反历史”的。
前阵子的热播剧《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可见,即便在当代,关汉卿作品背后的议题,都能与现实无缝衔接。
历史上的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很多人以为清代的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个园子组成,并称之为“圆明三园”,其实,除了上述三园,清代的圆明园还有熙春园、春熙院。熙春园位于清华大学校内,目前还能寻觅到当年熙春园的许多名胜古迹。而春熙院位于何处?长期以来,对于春熙院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春熙院位于绮春园南侧的万泉河以南,即今北京大学的北部地域;有的则力主春熙院真实的地址位于长春园东北隅墙外的“二河开”地区。
“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从民间流传的俗语之中,就能知晓,立秋的早晚颇有讲究,甚至影响着天气的冷热变化。但遗憾的是,今年的立秋节气恰处在三伏天中末伏的开始之前,正是老人们所说的“秋包伏”。所以,看着恼人的高温,炙热的阳光,可见“三伏天”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说到洗脑的作品,我想李白的《静夜思》一定排得上榜。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最开始就会背诵的几首诗之一。那究竟为什么这些作品,能这么轻松地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开创元代新画风的赵孟頫、绘制出世界名作《神奈川冲浪里》的浮世绘艺术家葛饰北斋、“印象派领导者”莫奈、雕塑大师罗丹……如果你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那么你可曾听说过管道升、葛饰应为、贝尔特·莫里索、卡米耶·克洛岱尔?
2019年10月27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的对外开放,对于外国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 。这标志着我国走向国际化又迈向了重要的一步。大兴机场的整体设计美轮美奂,整体的外形是一只凤凰的图案。正是象征着咱们中华民族在经历苦难之后,再次浴火重生。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等,人们在这一天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一尊名为“后羿射日”的雕像近来引起争议。网友发现,雕像中人物卷头发、宽眼距、大鼻头,更像欧洲人,手持的也是英格兰长弓,且呈裸体,与其说是“后羿射日”,不如说是“大卫射日”。有网友调侃说,后羿学会赶时髦,知道烫发了,是留学时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