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文化艺术:姹紫嫣红春风至 无边光景一时新

1920年秋,《新青年》换上了新封面。

圆形地球上,两只手紧紧相握,寓意中国人民与苏维埃俄国心手相牵,全世界无产阶级将联合起来,抵抗一切剥削和压迫。至此,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新青年》正式改为中共早期组织机关刊物。中国文艺与党的发展开始血脉相连、命运共担。

一部现当代中国文艺史,就是党领导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用文艺记录党带领人民砥砺奋进、自立自强的过程。从歌剧《白毛女》到小说《创业史》,从戏曲《朝阳沟》到油画《黄河颂》,从电影《英雄儿女》到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话剧《龙须沟》到电视剧《山海情》……党的光辉历程在作品中辉映,文艺的旋律在百年征途中激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阔步迈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心文艺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锚定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创作的价值航标,标注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文艺史诗,挥毫起笔。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嘱托探索和接力,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文化艺术:姹紫嫣红春风至,无边光景一时新

广东非遗展演展播系列活动中的舞蹈。许建梅摄/光明图片

文化艺术:姹紫嫣红春风至,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湖南省松坡图书馆桃花源分馆,市民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新华社发

1、把人民镌刻在新时代文艺光谱中

1942年5月,一场历时20多天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厘清了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开启了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纪元。

“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随后,文艺工作者高擎人民的旗帜,喊着响亮的口号,奔向生活,奔向基层,从人民的火热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2年后,又一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恰如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时代回响。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万四千多字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个时代,两场座谈会,跨越70余年,却贯穿着同一主题词——人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主义文艺,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深深地镌刻在新时代文艺光谱中,浚通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2020年年初,疫情袭来,山河静默。在新冠病毒的步步紧逼下,在未知恐惧的冰冷笼罩中,人们紧张、焦虑、恐慌、畏惧,而又不知奈何。

一部作品就是一次驰援。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剧场走向云端,创作作品,为爱发声。歌曲《坚信爱会赢》、快板《坚决打赢攻坚战》、河北梆子《天佑中华》等,抚慰患者的心灵,给人以春天般的希望。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作为土地,是谁把我耕种;作为庄稼,我情愿被谁收割。”这是作家王宏甲写给自己的创作箴言。多年的采访,多年的写作,多年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使他深刻懂得文学应为谁而写,为谁而作:人民,还是人民。

为了创作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王宏甲深入国家贫困县贵州毕节,走访过100多个乡村,采访笔记装满了整整一个行李箱。他把这种创作,看作是一种寻找:“我是在寻找我心灵的故乡,情感的归宿。”

到田间地头去,从人民中间来。近年来,文艺工作者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次远行,又一次次归来。

心中一旦装满人民,笔下的文字就会散发出光的色泽、花的芬芳、春的希望,作品就会像果实一样饱满、如江河湖海般奔淌。

2、从时代前进中获得力量

5月7日晚,观众散场,大幕关闭,剧场恢复了演出前的寂静。在后台,贾文龙坐在镜子前卸下装扮,也卸下了一天的紧张和疲惫。

演豫剧《焦裕禄》六百多场了,贾文龙每次演都会有新感受,尤其是这次进京参加中宣部、文旅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更是意义非凡。“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新把焦裕禄精神带到观众面前,更能坚定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

这几年,贾文龙演了很多现实题材作品,有反映脱贫攻坚的《重渡沟》,有反映革命英雄的《尘封的军功章》,有反映先进典型的《村官李天成》。他对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有更真切的认识:“文艺要贴近时代,书写时代,要去引领人的思想,提振人的精神。”

文艺向来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照亮国民精神的灯火。百年来,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抗日战争时期,众多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化作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释放着文艺工作者的爱国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捕捉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把青春的热血、劳动的喜悦、奋斗的激情、创业的干劲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倾注笔端。小说《平凡的世界》《青春万岁》,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咱们工人有力量》,戏曲《朝阳沟》《李双双》等,文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铸造了一批贴近时代、反映现实的经典之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文艺也迎来了天高地阔的新境界。

八年多来,文艺工作者把创作作为中心任务,把作品作为立身之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打磨出一批精品力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剧《沂蒙山》、电影《流浪地球》等,以精深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为这个时代闪亮的文艺坐标。

八年多来,文艺工作者把聚光灯对准时代,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中获得力量。电视剧《山海情》《在一起》,小说《烟火人间》,歌剧《扶贫路上》等,用饱满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

姹紫嫣红春风至,无边光景一时新。从“作品”走向“精品”,从“高原”迈向“高峰”,文艺工作者正乘势而上,踏歌而行。

3、在世界文艺舞台上从容起舞

“《理想照耀中国》是一部史诗,是关于平凡人、关于心灵、关于理想的史诗。多年以后,我们回忆《理想照耀中国》,会很庆幸当年做了这么一件事。”回想起那些头脑风暴的日子、为拍摄争分夺秒的时光,总编剧梁振华思绪万千,有说不完的感动和温暖。近日,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热播,以40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借历史观照当下,以文艺凝聚精神。在崇尚英雄的年代,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作品,借助美学表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写着写着,梁振华仿佛也走进了那个年代,与他们一起长歌当哭,一起承担苦涩:“理想照耀的不仅是中国,也是我们自己。这一百年当中当真有一群人,这么去活,这么去梦,这么去坚持。”

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从笔端起舞,在内心深处开花。

“黄文秀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雨夜,永远停留在30岁,永远熔铸于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上。”北京师范大学2019级本科生寇丹丹流着泪看完《扶贫路上》。这部歌剧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黄文秀为蓝本,再现扶贫路上党员干部的苦乐与理想,奋斗与荣光。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而以作品砥砺民族奋斗精神,是当前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勇担责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看完演出,寇丹丹的同学谭孟雨在手机上写道。

文艺之美,润物无声。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脑中常浮现一个情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吴为山塑造的马克思雕像被竖在德国特里尔,当时有150多家媒体去参观报道。“加强文化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加强了解的一个最好途径。”吴为山深有感触。

国之交,心相通。近年来,中国文艺不断走出国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搭建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桥梁。背靠强大的祖国,头顶文化的星空,中国文艺工作者行走在世界文艺舞台上,无比自信,无比从容。

2016年,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他的一段发言道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我讲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中国作家必须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这块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向你提供了这个世界唯一的丰富的写作资源,这个资源大概是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不具备的。”

江天又见水云阔,舵正帆新好起篷。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进,与人民同心,广大文艺工作者正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乘着新时代的春风,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史诗。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1日 05版)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李笑萌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