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一群“奔六”演员的川剧复兴之路

图为大型革命历史川剧《信仰》剧照。本报记者刘秦君摄

邻水记者站刘伟本报记者王林

6月23日,成都市金牛区新声剧场,邻水县文化馆、省川剧院出品的大型革命历史川剧《信仰》连续两晚在此上演。这是两场“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剧场内座无虚席,其中超半数是青年观众。

看至动情处,成都某高校历史系大二学生杨浩然热泪盈眶,《信仰》让他对川剧有了新的认识。“主创人员对服装、道具、舞美、唱腔进行了创新,赋予了川剧新的时代特征。”杨浩然说。

邻水县是川东人口大县,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川剧兴盛之时的“高光地”。高光黯然褪去,邻水川剧一度濒临失传。如今,那批“高光”之下的演员临近60岁、即将退休,但他们不甘心川剧在他们这一代衰败,欲以《信仰》为起点,找回信仰,扛起广安川剧复兴大旗。

一次演出:找回了30多年前的那种成就感

长篇小说《红岩》里有一个响当当的角色叫许云峰,川剧《信仰》就是根据许云峰的原型之一,广安邻水人许建业的故事改编而成。该剧讲述许建业冒着生命危险在隐秘战线上进行革命工作,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

去成都演出之前,6月15日,《信仰》在广安大剧院举行了首演。57岁的丑角演员温益怀做好了“出丑”的准备。因为自己已经快40年没登过这样的大舞台了,他对这场演出的上座率不报太大希望。

演出前一个小时,温益怀还找到师兄蒋晓明,“我这么久没演了,心里没底呀。”“这个剧是我们把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重大转型突破之作,观众一定能看懂,而且评价一定高,你放心大胆地演,演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行。”蒋晓明的一席话,让温益怀充满信心。

不出所料,演出十分顺利,整场演出,近千名观众鼓掌20多次。特别是蒋晓明饰演的许建业登上高台,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时,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革命历史题材的川剧如何更加吸引观众?蒋晓明表示,《信仰》既注重传统川剧表现形式,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比如许建业与同志间的对话和其受刑都运用了传统的表现技巧。而许建业发展党员和最后就义时,则用川剧的唱词配上了《国际歌》的旋律,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另外,这部剧打破川剧传统固化的表演形式,将音乐剧、话剧、地方民歌、民间舞蹈融入其中进行再创作,并用一些地道方言和网络语言拉近了川剧和观众的距离。同时,配以现代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以歌舞演故事。

演出结束,温益怀告诉蒋晓明:“30多年前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一次危机:最美好的年华没有干成最想干的事

30多年前,啥感觉?

温益怀清楚地记得,1979年,他15岁,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邻水县川剧团,成为一名丑角。三年学艺,正式出道,时值川剧黄金年代,一个月至少20场演出,场场爆满。

“每天就在重庆、成都等地的大剧场演,上午排练中午演,下午排练晚上演。”温益怀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那时的邻水县川剧团在全省都排得上名号,他走到哪里,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特别自豪。

同样感觉自豪的,还有蒋晓明。那时的他,已经是邻水县川剧团的当红小生,他演的许仙、秦少游等角色深得观众喜爱,观众亲切地称他为“蒋秀才”。

演出多,自然收入高。蒋晓明记得,他们那时的月薪比副县级领导还高,这让他们更加具有成就感。

然而,变化总是来得太快,甚至没有给蒋晓明和温益怀任何准备时间。

1987年前后,川剧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当时,大街上开始播放流行歌曲,不少人迷上了看电视、听收音机。蒋晓明发现,他们的日常演出,观众越来越少,票越来越难卖。

蒋晓明才意识到,属于他们的时代,即将结束了。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演出场次从每月20场减少到两三场,川剧团的运转出现困难,到手的工资越来越少,不少人家庭日常开支难以为继。

改行、转型、离开舞台,大家纷纷选择停薪留职,另谋出路。

1987年,温益怀远赴福建,从一名川剧演员转型成为架子鼓鼓手;蒋晓明自学普通话和流行歌曲,当起了主持人,还成为广安小有名气的本土歌手;大师兄罗建明则选择继续留在舞台表演,不过演的不再是川剧,而是话剧和小品。

人走、剧散,邻水川剧陷入断代。

“在最好的年华,没有干成最想干的事情,这才是终身遗憾。”温益怀觉得,20岁到40岁,本是一个川剧演员的黄金时间,而大家却离开了舞台,与梦想失之交臂。

各散五方之后,蒋晓明和温益怀都在等待自己被“召回”的那一天。因为,在他们心里,川剧这个魂还在,他们的梦想还在。

一次复兴:“传统+创新”让川剧代代传承

历史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会被时代抛弃,反而会在与时俱进的演变中愈发有用。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也十分重视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复兴邻水川剧,蒋晓明带着温益怀等10多个师兄弟回来了。不过,他们回归后的任务,不再是利用川剧演出赚钱养家。他的单位名称,已经从邻水县川剧团变为邻水县文化馆(邻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他们的任务是将邻水川剧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如何传承发扬?离开川剧舞台已经20多年,不少人技艺已经生疏。蒋晓明便带着大家,像40多年前刚刚拜师学艺那样,每天绑腿、扎马步、翻筋斗、练嗓子……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恢复到当年六成左右水平。

时过境迁。蒋晓明也意识到,现在演川剧,不能再像40多年前的川剧那样演了。“时代在变,观众的审美在变,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把现代文化元素融入川剧,才能让川剧有生命力。”蒋晓明说。

2018年,蒋晓明和大家推出回归后的首场大戏《南海李准》,该剧一炮而红,成为他们回归的正名之作。该剧在表现手法上,大胆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促进传统曲艺与现代表演有机融合,使传统曲艺焕发新的活力,拉近年轻观众与曲艺之间的距离。作为李准扮演者的蒋晓明,一个月瘦了20多斤。

除了在剧目上创新外,蒋晓明也在思考如何培养新一代的观众和传承人,让川剧更具群众基础。蒋晓明说,复兴川剧要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邻水县已经在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每个星期开设两节川剧课,中小学生通过欣赏川剧脸谱、服饰、名段和动手绘制脸谱、展示表演等,激发对川剧艺术的兴趣。

文化艺术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接班人。今年58岁的蒋晓明表示,目前,该县正在积极争取成立广安市川剧院,招聘一批事业编制人员,尽快补齐断档42年的川剧演员队伍。因为,还有两三年,他们1979年入行的这批10多名川剧老演员就要退休了,接班人必须尽快到位。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