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话剧《李白》传承经典再现中国文人风骨

10月26日,北京人艺经典剧目《李白》再度在首都剧场上演。熟悉的剧目、熟悉的演员,这一部戏在今年迎来了首演三十周年。就如同李白在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程度,在每位人艺观众心中,《李白》也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部经典。该剧从1991年首演,到1993年第三届文华奖上一举摘得剧本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表演奖和演出奖五项大奖,再到如今每次上演都场场爆满,这部作品用30年时间成就了一部舞台经典,滋养了一代代演员和观众。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文化魅力:一幅跃然台上的中国画

虽然是讲观众熟悉的李白,但这部戏的角度又与观众一贯所熟知的诗人有所不同。作者郭启宏恰恰放弃了李白飞扬恣意的一面,选择了他人生的晚年阶段,讲述他一腔报国情却深陷权谋后的无奈,以及对于“出世”与“入世”的两难抉择。这样的角度,既饱含了浪漫的诗情,又夹杂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李白身上,体现出中国文人的风骨和中国文化的气质。“这部戏我们在舞台上给观众看的像一幅中国画。”导演唐烨介绍道,所有的舞台呈现,都要有诗意,就如同每一幕都升起的月亮,用留白的舞台、代表性的意象表现出景与人的关系,呼应了人生的阴晴圆缺。“简洁、大气、空灵的舞台感是诗意;古诗词一样的台词和意境更是诗意。编剧郭启宏老师用《李白》告诉我们好的台词听起来要美。”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新老传承:经典一定要往前走

演出三十年,《李白》剧组既有濮存昕、龚丽君这样从第一场演到现在的“元老”,也有进入剧组十余年一直演出至今的邹健、张万昆、米铁增、吴珊珊等一代一代人艺演员,在导演唐烨看来,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对经典的传承。“濮哥和龚姐姐是和吕奇老师、童弟老师、严敏求老师一起同过台的,现在他们又在和很多年轻人一起,而我也是从苏民老师手中接过这个戏。我们一起把老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经典和对待经典的创作态度一起传下去。”唐烨说道。保留原有的“味道”而不“旧”,是他们创作的目标。如今,三十年过去,舞台技术手段更加丰富,创作者们的人生和艺术体悟不断加入,让《李白》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如果能让每一代的观众喜爱,那我们的经典一定是往前走的。”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常演常新:与观众一起创造

伴随《李白》三十年,濮存昕和龚丽君又成就了一段舞台记录。搭档三十年,演出三十年,在他们看来,《李白》伴随了自己的艺术和人生之路,直到今天,这部作品仍然是常演常新。“演了三十年,从开始演他的满腔悲愤,到现在演他的返璞归真,是我对于人生和艺术有了新的体悟。”饰演李白的濮存昕,已经与人物分不开,在他看来,对生命和自我的探索,对艺术发自本真的热爱,让自己每一次上台,都能是新鲜和刺激的。“我对李白的理解是一片赤诚,这也是我对创作的态度。”“濮哥演到‘家’了”,剧中李白妻子宗琰的扮演者龚丽君如此评价对手。而饰演这样一位豁达、智慧,充满爱的女性三十年,龚丽君认为,每天都是新的交流,因为是与观众的共同创造,“这部戏的剧本写得太好了,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空间去创作,也为观众提供很大空间去欣赏。有的观众看了很多遍,有的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龚丽君说道,“我们和观众是在一起进步的”。

三十年,一批批人艺演员从《李白》出发,成长,成熟,也有无数观众从中带着对作品感悟,去体会自己的人生。而对于还在舞台上创作的每一个主创来说,“每一场演出都不留遗憾”是他们想留给自己和观众的舞台承诺。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话剧《李白》剧照(摄影:李春光)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