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为青年演员搭建平台 推动戏曲人才可持续发展

▲昆曲《单刀会刀会》

▲昆曲《单刀会刀会》

清丽动听的彩调剧《刘三姐·盘歌》、高亢激昂的汉剧《金沙滩·饯行》、紧张惊险的婺剧《泗州城》……12月1日至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上,各剧种、各行当的青年戏曲演员们以精彩的戏曲唱段、精湛的绝技绝活,展示了在戏曲表演艺术上不断奋进,传承创新的成果。最终,经过专家现场观演、评议推举,19位演员获得“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称号。

推出一批优秀青年戏曲艺术骨干人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振兴发展,去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不仅让风格各异的地方特色剧种和稀有剧种在线上线下找到“知音”,更推出了一批优秀青年戏曲艺术骨干人才。

在此基础上,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152个剧目中遴选了46个艺术院团的50出折子戏进行10台专场演出,涵盖秦腔、越剧、豫剧、赣剧、闽剧、邕剧、桂剧、粤剧、花鼓戏等35个戏曲剧种。

“本次展演集中展示一批凝聚表演艺术精粹、彰显古朴传统特色、坚守艺术本体的经典戏曲作品,重视新时代戏曲艺术骨干人才的培育选拔,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务实举措,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说。

“与上一届相比,今年,全国各地参演演员更踊跃,报名人数更多,入选的50名演员水准自然也更高。”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本次展演代表了当今青年英才传承经典、不负重托的才艺和水准,彰显着戏曲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

▲彩调剧《新刘三姐》

▲彩调剧《新刘三姐》

10台演出争奇斗艳青春袭人

8天时间,戏曲新秀通过10台风格各异的演出,展示着争奇斗艳、青春袭人的气势。舞台上,青春靓丽的传承者唱念做打、翻转腾挪,认真演绎着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角色,展示着惊险奇难的绝活绝技。剧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和鼓掌声,直播平台上让人目不暇接的留言与弹幕,证明着观众对他们的鼓励和认可。

近日,“90后”越剧小生陈丽君走红网络,在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中,她与搭档李云霄“转圈圈”的视频在各平台发酵,并在全网掀起了一波“越剧热”。此次展演,陈丽君选择了越剧《珍珠塔·惊塔》一折。她收放自如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陈丽君说,能够参加此次展演,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激励。“南宁观众的掌声太热烈了,我很感动。”

作为青年演员,陈丽君认为,不同时代对戏曲的形式、内容和演员演出都有不同的期待。但无论剧本如何翻新创作,作为戏曲从业者,始终要对艺术和舞台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她也希望能够通过好的作品来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爱上越剧,从而爱上戏曲、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吉剧《燕青卖线》是经典武丑戏。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青年戏曲演员刘金通过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手绢功、大板功、椅子功、矮子功,成功塑造了水浒英雄时迁这一角色,更展示了吉剧这一地方戏曲艺术的魅力风采。

“2008年,我从河北来到吉剧团。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从一名翻跟头的武行演员成长为一名吉剧武丑演员,也是因为学了这出《燕青卖线》,我成为团里有编制的演员。非常感谢我的师父在排练中的谆谆教导,悉心教我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念白,不厌其烦地为我亲自做示范。” 刘金说,“也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年轻人搭建了这么好的展示平台,能够和全国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在一起同台演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与刘金同样获得“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称号的上海淮剧团青年演员顾芯瑜也认为参与此次展演收获颇丰。“淮剧《赵五娘》能够入选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让更多观众以及专业领域的老师们看到上海淮剧团的风采和上海淮剧的魅力,这让我十分激动,同时也让我非常感动。从2013年刚进团时的初出茅庐,到现如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这都要感恩‘淮剧学馆制’对我的培养以及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鼓励。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更全面的淮剧传承人。”顾芯瑜说。

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介绍,2017年,上海淮剧团建立“淮剧学馆制”,由淮剧名家进行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并提出“五年规划”,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剧团许多青年演员陆续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戏曲道路,并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其中不乏顾芯瑜这样的出类拔萃者,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表演技巧上都逐渐趋于成熟并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秦腔《雁荡山》

▲秦腔《雁荡山》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展演期间举行的“全国青年戏曲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院团(校)代表分享了自己在戏曲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思考与心得,为新时期青年戏曲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专家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等举措的引导下,戏曲创作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戏曲新秀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有效缓解了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问题,但仍有部分省区市的戏曲院团存在编、导、演等各部门储备力量不足、后继乏力、高端人才稀缺的困难。因此,推动戏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依旧是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喜的是,在从国家到各地方政策利好的背景之下,各院团、戏曲院校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断创新发展人才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遗余力地为青年人才打造成长平台。研讨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院长龙倩、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蔡浙飞、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兰溪分院院长张淼、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党委书记陈争光、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剧团团长何红星、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副校长衣麟等代表介绍了各自院团(校)在青年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由广西壮剧团、广西桂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京剧团于2012年整合组建而成,通过“以精品传承培养人才”“以创新剧目定制和海选的方式确保出人出戏”等方式,持续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戏曲人才。“我们的看家戏彩调剧《刘三姐》已经培养了六代传承人,常演常新、久演不衰。10余年来,我们的《打棍出箱》培养出了第五代和第六代传承人。剧院18岁的青年演员王培就是凭借这出戏,获得了‘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称号。”龙倩介绍,后续,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还将通过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招生等方式,积蓄后备人才力量。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则结合剧种特点及院团情况,以“生旦结对”的方式培养人才。“一对对的演员互相成就、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特有的方式。对于中生代演员,我们为他们量身定制剧目,培养领军人才;对于青年演员来说,百练不如一演,我们就大胆地把舞台交给他们。此外,我们还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短视频推广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近,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出圈也是得益于此。”蔡浙飞说。

此外,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戏曲的瑰丽世界,本次展演不仅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优惠购票等方式,扩大戏曲的“朋友圈”,还举办了多场媒体见面会,加强文艺院团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

“以前从来没看过赣剧、川剧,因为参加了媒体见面会,听到院团和演员的介绍,特别想现场看看,于是就买了票。现场演出真精彩啊!”演出散场后,观众韦先生激动地说。

“我平时就特别爱看戏,这次展演我连看了4场。太精彩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年演员们能有这样的功夫,真是了不起。咱们的戏曲艺术后继有人!”戏迷林女士说。

本版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