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新春戏韵 | 当红CP联袂演绎昆曲中的“科幻大片”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月初至3月底依托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举办“新春戏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剧目展演季,其中,由“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担任编剧,执导过舞台剧《繁花》的马俊丰担任导演的昆曲《浮生六记》将于3月15日—17日首度北上,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三场。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和梅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再度携手演绎奇幻爱情故事。

昆曲《浮生六记》改编自清代文学名著,作者沈复笔下对夫妻二人相爱相守的诗意般的描述,通过《盼煞》《回生》《诧真》《还稿》《纪殁》五折戏和一场余韵呈现在戏曲舞台上。

新春戏韵 | 当红CP联袂演绎昆曲中的“科幻大片”

“梅花奖”双人演绎“人鬼情未了”

豆瓣评分8.7的昆曲《浮生六记》打破原著中沈复对琐碎日常的描述,以原著中沈复、芸娘美好的爱情故事为内核,倒叙的手法重构戏剧时间结构。以芸娘死后七天(回煞之日)为始,拉动时空的轴承,在梦幻的回想中,在因爱人死亡而变得混沌的现实空间中,在舞台上构建的化影为形的想象空间中描摹两人对彼此的爱恋与思念。

剧照(图源:天桥艺术中心官方微信)

剧照(图源:天桥艺术中心官方微信)

“芸娘,你若再不回来,我便把你的卤瓜都吃尽。你再不回来,我便把你的腐乳都吃光了。”主演施夏明说,第一折《回煞》中使用了原著中芸娘爱吃的东西做细节,沈复试图用“卤瓜和腐乳”勾引她的魂魄回到自己的身边这段戏非常动人。“每每演到这,都是扎心地痛。从沈复记得他们生活中的小事看到他对芸娘的感情与依赖,不论是人是鬼,你都是我生生世世的妻子。”他表示,类似这样与原著连接的伏笔和细节,在剧中还有很多。

芸娘一直存在于沈复的笔下,而昆曲的演绎让芸娘从书中走出,成为一个真实、可爱的女人。“芸娘这个人物不同于我之前经常演的闺门旦这样的大家闺秀。她是一个古灵精怪、聪明又善良的女人。对我来说,她不是鬼,是一个鲜活的可爱的人。”主演单雯说。

芸娘(单雯饰)与沈复(施夏明饰)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芸娘(单雯饰)与沈复(施夏明饰)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在单雯眼里,最感人的一场戏在第五折《纪殁》。沈复告诉芸娘,她非人非鬼,而只是他的书中人。他一日不落笔,她就一天不死。沈复在书中构筑出的平行于现实的世界里,他与芸娘终于能“生生世世为夫妇”了。那超越时间又终为现实所困的爱与遗恨,在这场戏中达到高潮。

“编剧是非常具有当代意识的,非常了解当下观众的喜好,把儿女情长的故事写得充满了极强的悬疑感。”导演马俊丰说。

舞美视觉盛宴:国风艺术与江南风韵

昆曲独有的水磨调,“行腔低回委婉、舒缓圆融”为这部诞生于江南的文学名著增添了韵味。“浮生六记就是应该属于昆曲的。两百多年前江南文人的文字,只有昆曲才配得上,既能在古典中穿梭,又能在现代里徜徉的极美氛围感。”制作人林恺说。

剧中尽显古典昆曲的现代美,简洁的舞台空间、肃杀现实空间与明媚想象空间的反差、白纱飞舞、水墨屏风等意象让这部昆曲表现出江南诗情画意的唯美意境。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这部作品是经典的昆曲作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当代性。“虽然是在讲清朝⼈的故事,但并不是说情感也只属于清朝,对于爱的渴望是不分时代的,这戏让我们有很多感同⾝受的东西。”导演马俊丰说。

“我们舞台上的道具和设置也很有意思,看过的观众也经常会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讨论舞美的概念和意义。”

剧照(图源:天桥艺术中心官方微信)

剧照(图源:天桥艺术中心官方微信)

昆曲新美学:情与美的青春表达

“昆曲新美学”的表达方式是“情与美的青春表达”。新时代的“昆曲新美学”运用在这部《浮生六记》传统南昆风度的创新作品里恰到好处。既有昆曲程式化的艺术表现,又牢牢抓住沟通古今爱情内核的表达,用极致的“美”的方式加以展现,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

编剧罗周曾在创作手记中写道,“从写作趣味上说,我尝试写个奇幻昆曲,这是感性的要求;从写作意图上说呢,与其说这是个奇幻故事,不如说是用看似奇幻的形式,包裹住了我真正关注的:《浮生六记》之诞生,那从沈复胸中呕血而出的灼热温度、怦然跃动。”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另外对“青春”的表达,青春的演员,年轻的观众,这两支大军是古老昆曲艺术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缺一不可。此次昆曲《浮生六记》演员阵容里不仅有京城戏迷熟悉的“梅花奖获得者”施夏明、单雯、李鸿良等多位昆曲名家,还会加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第五代的新人演员。“我们剧院一直以来遵循南昆风格的艺术发展方向和‘传帮带’的传承文化。此次演出,半夏扮演者将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五代新人演员李静阳出演。”施夏明说。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剧照(图源:受访者供图)

浮生六记中“浮生”二字来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最后一场余韵中,沈复病逝,与芸娘手牵手“回到书中”。两个多小时的昆曲《浮生六记》,舞台上的光影让台下观众恍惚也进入到那个充满爱与幻想的世界中。

来剧院,和大家一起感受一场百年前奇幻的爱情故事。(文/严谨)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京剧和国画都属于国粹艺术。以京剧的艺术样式表现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是一件有探索意义的艺术创举。新编京剧《齐白石》截取20世纪20年代享有盛誉的齐白石“衰年变法”这段重要人生经历,表现他执着于艺术理想,不为世俗功利所驱,只为艺术求索,终于成就了常人所不能成的业绩。

    2024-06-19 11:34 新编京剧齐白石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近日,“世间日月影中乾坤——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在位于北京的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展厅开展。展览以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为线索,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等。

    2024-06-06 09:54 皮影戏 恭王府博物馆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首个大型都邑,为研究中国都城规划制度的开端,青铜礼乐制度的形成,最早核心文化的出现,从古国到王国的转折等重大考古、历史问题,提供了关键信息。二里头时代,中华文明实现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转变,二里头文化诞生与发展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5-30 09:51 二里头文化 中华文明礼乐文化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眼下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更中意什么样的春日出游穿搭?三个看点带你认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2024-05-20 10:38 甘肃省博物馆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