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6日开始,由豫剧人李树建倾力打造的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正式启动,此后每月都将在北京河南大厦六楼小剧场上演三场精彩演出。
嘉宾合影
作为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的启动演出,5月16日19点30分,“京园有戏”戏曲名家演唱会在北京河南大厦四楼小剧场举行。戏曲名家李树建、贾文龙、王惠、王红丽、金不换、杨帅学等将和多位青年才俊一起,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全面领略河南戏曲的魅力。在5月17日、18日晚上,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将带来沉浸式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这也是他“忠孝节义”中华美德四部曲中的两部重要剧目。
伴随着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的启动,标志着李树建“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计划落地生根。1月21日至23日,“豫园·豫剧·遇知音”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系列演出举行,每个月上演三场,开启了古老豫剧在时尚上海驻场演出的新模式。2月20日,“家园”李树建入驻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开启,每个月连演三场。
在沪豫两地的驻场演出,以豫剧为主,其他多个剧种参与;参演节目不限地域、不限剧种,甚至上演国潮戏腔;参演人员不限年龄、不限流派;舞台大胆革新,传统舞台变成了T台;演员从小剧场的各个角落出场,与观众巧妙互动甚至让观众成为“演员”,亲切感、沉浸感油然而生……驻场演出颠覆了以往的演出方式,以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姿态,让传统文化吸引大批年轻观众,反响强烈。
李树建致辞
李树建说,拥有近300年历史的豫剧,全国共有167个专业豫剧院团,豫剧的影响力虽然辐射全国,但豫剧的主阵地始终在河南。希望通过“豫园·京园·家园”三步走举措,实现“国际化表达—全球性传播—产业化运营—项目化操作”的模式,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戏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北京市的驻场演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涵盖话剧、音乐剧、相声、杂技等多种形式,也培育出多部经典作品,在市场上长演不衰,但豫剧这一传统戏曲的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还是第一次。李树建直言,“进京赶考”不容易,但他信心满满,这是因为,豫剧是北方剧种,更容易被北方人接受,而古老豫剧在突破传统观演关系的环境式、沉浸式剧场内,将驻场演出与更时尚的文化消费模式结合,融入都市人的休闲生活,相信会为北京“演艺之都”的建设提供多样的风采,反过来,豫剧在京驻场演出也能在和其他剧种的交流互鉴中培养更多观众,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河南大厦、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河南广播电视台梨园频道、河南广播电视台移动戏曲频道、上海树业建功戏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