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向内凝聚”与戏曲艺术的当代创作

为了实现戏曲艺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戏曲艺术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不断予以探讨,提出各种有利于戏曲艺术趋向繁荣的方法、措施,在不同阶段皆取得一定成效。面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戏曲艺术应如何创作以更好地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出了重要遵循,尤其是在阐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时提出的“向内凝聚”这一论断,对戏曲艺术的当代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戏曲艺术,正突出体现了这一点。戏曲艺术作为具有突出综合性的艺术形态,它兼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双重属性,又兼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于一体,正是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属性的高度统一才形成了戏曲艺术,才令中华文化形态中出现了世界独具特色的“歌舞演故事”的艺术样态。同时,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也告诉我们,戏曲艺术在保持主体特性不变的前提下,其样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南戏、北杂剧、传奇到花部戏的戏曲文学体式并不尽同,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音乐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伴奏乐器、服装、扮相等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但其作为戏曲的艺术样态却是连续一贯的,即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造的戏曲现代戏,也是秉承戏曲艺术的本质并不断发展的结果。

戏曲艺术的“向内凝聚”可以从构成戏曲艺术各元素的彼此契合、互相成就、浑融一体体现出来。戏曲舞台作品是多方位合作的结果,不仅仅是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独自的即时性表演。一台优秀的戏曲作品不仅需要舞台上演员之间的“对手戏”,还要伴奏人员的无缝配合与衬托,还有编剧、唱腔设计、音乐设计、舞美设计、导演等众人的通力合作,只有各方面的配合恰到好处,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戏曲舞台作品。这也是戏曲讲求“一棵菜”精神的主要原因。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手段和形式也被借用到戏曲创作中,尤其是在舞台装置、舞台美术方面,如升降台、转台、灯光、冰屏等被运用于戏曲舞台创作,若是立足于充分展现戏曲演员的表演技艺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这些新技术运用得当对表现戏剧情景的真实性能够起到很好效果。不过,一定不能是为了逼真呈现剧情涉及的环境物态,而与戏曲艺术写意性、虚拟性的美学特质相悖。

戏曲艺术的“向内凝聚”可以从保持戏曲艺术的主体性体现出来。戏曲艺术的发展史是不断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借鉴的历史,尤其是在新旧剧之争的历史语境中,一些人为了能够延续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努力探索戏曲艺术的发展新路径,吸纳话剧、歌剧、电影等创作手法,这些都是必需的,也是应该予以鼓励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而泯灭或动摇了戏曲艺术的主体性,所有学习、借鉴过来的创作手法必须是立足于为戏曲艺术服务,创作出符合戏曲美学的作品,而不能仅仅是停留于话剧加唱或影视的舞台化。对于此,应该说戏曲人都有清醒认知。如今,我们处于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有着重大改变,人们获得娱乐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我们当然不能无视新的传播方式,这可以让更多潜在戏曲观众接触到戏曲艺术,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亦对戏曲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同样的传播媒介和途径,戏曲作品易被与其他艺术类型的作品相比较。最终靠什么能够留住观众观看网络传播的戏曲作品,并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体验和享受戏曲的“在场”?显然是靠戏曲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和美学特点,靠戏曲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的主体性,而不是靠戏曲作品中硬性镶嵌的投影、话剧手法或歌剧唱法等。

戏曲艺术的“向内凝聚”可以从彰显戏曲艺术创作的人民性体现出来。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都可以依据丰富的社会生活选取作品题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故事讲述方式、方言声腔、表演身段等进行创作,但必须立足于人民的立场,保持为人民抒怀的情感倾向,保持对人民的生活进行深入观察、调研、思考之后的创作,反映人民的心声和真善美,提供人民需要的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审美风貌。当然,戏曲艺术立足于为人民创作的导向,绝不是口号化的、简单的以人民为剧作主人公的创作,而是需要萃取人民最为关心、最具典型性的事件、人物,形成富有审美意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圆形”人物,能够让观众与剧中人产生共情,一起喜怒哀乐、歌哭笑骂。只有能够感动人心的戏曲作品才是真正具有了人民性的作品,真正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戏曲创作。

戏曲艺术的“向内凝聚”可以从戏曲创作的时代性体现出来。戏曲艺术的发展一直贯穿着创新的理念,尤其是曲牌体戏曲类型的创作,看似有着严格的曲律要求和曲牌规制,但内中无论是曲牌联套的常中有变,还是同一曲牌有着较多的“又一体”,以及大量集曲的出现,都表现出戏曲艺术一直有着追求新奇的传统。而且戏曲的求新逐奇或者说新变总是与时代的需要紧密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人民全新的精神面貌,戏曲艺术家和社会各界一道努力探索创新戏曲艺术样态,创作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的戏曲现代戏,令戏曲艺术在与时代同步方面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戏曲装扮以当代日常生活服饰或生活场景为参照,从外在形态上表现出戏曲艺术的时代性;二是戏曲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当代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时代风貌,从戏曲作品的内在肌理上反映戏曲艺术的时代性。在戏曲艺术与时代性同步方面,之前还多有表现时代性方面的剧种差异论,不过随着京剧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京剧现代戏作品,昆曲如今也创作出得到观众一直认可的优秀的昆曲现代戏作品,已经成功实现了古老剧种的当代新生,剧种差异论也渐趋消声。戏曲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当代很好地保留了其艺术本体,还很好地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创作出一系列优秀戏曲作品,不仅彰显出戏曲艺术能够与时俱进,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鲜活事例。

戏曲艺术是拥有348个剧种的艺术大家庭,每个剧种都有独自的艺术特色、创作规律和发展历史,分别从不同维度满足着人民的精神需求。不过,在实现戏曲艺术整体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在创作中秉持“向内凝聚”,以更好地实现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景。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责编:董大正

]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