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你会越来越爱这片神奇的土地;读中国,你会越来越亲这里的每一寸山河。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华网官微(中华网官方微博客户端)联合清华大学一带一路学生研究学会(SABRI)、上合国家青年平台等多家留学生机构及多家出版社邀您一道在浩渺的书海里发现中国之美,力图为您搜罗经典、用心推荐一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丛书。
陈力卫《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日本语词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播影响深刻。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复杂性,导致中日之间语词概念的传播、互动与共享关系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以至于后世在谈论时总是以讹传讹。在《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一书中,作者陈力卫在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在对比中日近代出版的报纸杂志和辞典收录状况之时,陈力卫还对概念背后的社会思潮进行了复盘,重新回溯了近代中日两国的社会思想变迁和东亚文化的互动历史。尤其是对近代史关键语词词源进行了具体验证,将语词概念在社会变局下的嬗变进行了梳理;又对近代新词汇的翻译史进行了正本清源的考证,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近代史中的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对理解近代中日两国的思想文化史有着重要价值。
述评
边明江
我们今天日常所使用的诸多词汇都是由近代以降的日本输入的,而日本人又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典籍而创制出这些词汇的。这几乎已经成为某种“常识”。与此类似,就中国与日本的文学文化关系而言,古代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则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这一结论也近乎某种“陈言”。
但是任何论断都有其疏漏之处,历史的复杂性也远非一句两句抑或一本两本著作就能穷尽的,所以或许任何“逸出”某种“常识”的研究,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与认识那段看似远离我们,但却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中持续地发挥着作用,同时也更富趣味的历史。
实际上,由于中日近代以降的文学、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基本上都无法脱离词语层面的束缚或推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概念上的混乱状态与种种论争),所以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推重,高名凯与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19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中译)、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中译)、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董炳月《“同文”的现代转换——日语借词中的思想与文学》等著作不仅涉及语言学领域,同时也成为治中国近代文学或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学者的重要参考。尤其近年来随着陈力卫《和制汉语的形成及其展开》(汲古书院,2001)、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史:新汉语的生成与受容》(笠间书院,2008)、孙建军《近代日本的起源:幕末明治初期创制的新汉语》(早稻田大学出版部,2015)等日文专著的出版,这一研究渐成体系并走向深入。
其中陈力卫教授于今年六月推出的《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一书,颇值得关注。此书虽然是旧稿新编,但是并未因此而显得芜杂失序,尤其是本书的序章,提纲挈领地陈述出本书的主旨与结构,其整一性由此可以窥见。
就本书的具体结构与内容而言,著者在本书后记中已经有所总结,笔者略加整理补充,概要如下。
本书序章以探究中日同形词为何如此之多的原因切入,指出从中国输入日本的“西学新书”(如罗存德《英华字典》)“不仅是日本吸收西方知识的一条途径,而且给日语语汇里灌输了近代概念的新鲜血液”,因此在“和制汉语”传入中国这一路线之外,西学新书由中国输入日本的路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很多被认为是从日本进来的词,实际上早就存在于英华字典或西学新书里了”。也正是基于这种互相联动的关系,可以认为“亚洲近代化的进程是通过这种语词的交流得以实现的”,进而形成了东亚范围内的“近代化的知识共同体”。
第一编主要讲述所谓“西学东渐”并非只有西洋到中国这一条路径而已,从中国“东渐”到日本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著者先是回顾了关于中日近代新词语的若干问题,针对目前的研究方法等提出修正,认为主要依靠辞典进行的词源调查法有其重大缺陷。随后,著者考察了以马礼逊《英华字典》为代表的英华字典、以《博物新编》为代表的“汉译西书”、《万国公法》以及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西学新书如何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并对日本的“洋学”、政治学与科技等方面产生影响的过程。例如在第六章中,著者详细地追踪了柳原前光从江南制造局购买的一批以数学、化学与机械等领域为主的汉译新书的书目及其在日本的流布情况,指出日本学者后来将这些书籍加以整理活用,尤其是编入教科书之中的史实,极大地推进了马西尼等学者虽有言及但未能深入调查的研究课题。
第二编考察的则是日语新词及其裹挟的新概念与新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语言、文学与思想造成的“冲击”,即第二编标题所谓“东学激起千层浪”。前半部分以梁启超《和文汉读法》、熊垓译《雪中梅》、《共产党宣言》等三种文献为线索,考察了日语新词如何促使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与思想发生演变,揭示出新词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后半部分则着重考察了日语影响下的传统词汇与文体问题,例如中国近代的汉语词典如何应对洪水般涌入的来自日语的新词,以及近代中文文体如何受到来自日本的影响等等。
可以将第三编视为个案研究的汇集。著者首先阐明了自己“概念史研究”的立场,旨在探讨日语新词的变迁所映射出的“概念”、思想乃至制度上的演变。著者逐一追溯了“民主”“共和”“主义”“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等词语的历史演变,以及词语演变过程中相伴发生的概念上的变异。著者随后处理的是严复的译词与来自日本的新译词之间的竞争关系,指出严复虽然独创了诸多译词,但是基本没有利用19世纪以来的汉译西书与英华对译辞典中的新词语、新概念,而严复的译词之所以败给遍地开花的“和制汉语”,其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要求新的文体,而承载这一文体的又主要是复音节词”。紧接此章,著者回顾了“金字塔”一词的诞生过程,尤其日本人如何从传自中国的西学新书中了解到“金字塔”的名与形,以及“金字塔”一词又如何从日本回流到近代中国。
终章则回归语言学史研究,讨论了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相关问题,再次提示研究者应该超越“文化优越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加客观与细致地展开调查。
本书的学术意义以及值得表彰之处至少有以下三点:首先,本书的个案研究全部都建立在坚实的文献调查基础之上,著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不仅搜罗群书,调动各种数据库,而且深入各地藏书机构进行书籍版本与内容的调查,所以使得具体论断真实可信,著者本人深厚的文献学功底也得以充分体现;其次,就研究结论而言,针对近代以降中日之间的词汇流动基本上是日本流入中国这一常规认知,著者指出在此之外尚有更加丰富的路径以及更完整的链条,即如果将传教士等编译的汉译西书也纳入考察视野,那么中日之间的词汇交流路线是由中国进入日本又返回中国的,我们以为来自日语的许多词汇实际上也并非日本人的“原创”,这一结论对于纠正与拓展学界的一般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著者并未局限于词汇本身的流变史,而是试图考察其承载的文化与思想层面的意义变迁,这种将语言与文化、思想进行勾连的尝试无疑有助于推进传统词汇学或语言学的研究。
当然,本书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愚见如下。其一,本书的优点在于语言与文化、思想的联结,而不足也体现于此,著者在序章中已经意识到,“围绕近代新词展开的各种议论,实际上都着眼于近代化进程中如何接受西方概念的问题”,著者的意旨是明确的,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却似乎并未在所有部分都得到极为充分的体现,例如论述“帝国主义”等部分,虽然极为细致周到地梳理了“帝国主义”一词在中日文献中的变迁,但是似乎未能更进一步地阐明作为概念或理念的“帝国主义”如何在梁启超等思想家那里产生具体的效力。如果仅仅局限于词语的用例而不能深入“概念”(包括本书标题中的“语词”与“概念”之间未见任何连词,所以二者究竟是并列关系抑或“器-道”关系,著者似乎并未给出足够的说明),此类研究中的下等品或有沦为“用例集”之虞。其二,著者在序章中指出,中日双方创制的大量新词“同时也传到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构成了整个东亚近代概念的共识”,虽然著者在正文中确实曾涉及此主题并援引相关学者的研究,但是限于篇幅与结构安排而未能充分展开,如果沿此思路继续展开,无疑将成为一项极具学术价值的综合性研究。
作者简介
陈力卫,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84年北京大学东语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日,1990年读完东京大学国语国文专业博士课程。现任成城大学教授。专攻日语史、中日语言交流史。主要著作有《和制汉语的形成与发展》(汲古书院,2001)、《图解日本语》(合著,三省堂,2006)、《日本的谚语·中国的谚语》(明治书院,2008)、《近代知识的翻译与传播》(三省堂,2019)。译作有《风土》(商务印书馆,2006)、《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商务印书馆,2018)。
序章语词的漂移
一中日同形词为什么那么多
二由中文进入日语的新词
三日本人的新词创造和改造
四由日语进到中文里的新词
五亚洲共识的平台——近代化进程的知识共享
第一编西学东渐再东渐
第一章近代中日新词研究的方法和问题点
引言
一日本的“近代汉语”
二“汉语词”剧增的时代背景
三“新汉语”来源问题的几个误区
四词源调查的方法及其局限性
五中日语言交流的历史分界
第二章马礼逊《华英·英华字典》与日本的洋学
一马礼逊与其《华英·英华字典》
二日本人如何利用马礼逊的《华英·英华字典》
三马礼逊《英华字典》和华英字典《五车韵府》
四马礼逊研究的方方面面
第三章对译概念的形成:19世纪英华字典提供的丰富译词
引言
一19世纪英华字典的内在联系
二日本的英和辞典对英华字典的吸收
三提供新词的渠道
第四章近代知识的宝库:《博物新编》在日本的影响
一所谓“汉译洋书”
二《博物新编》的作者及其内容
三在日本流通的《博物新编》的几个版本
四重要概念由荷兰语对译转为英语对译
五新概念的不同表述——中日术语的差异
六《博物新编》在近代日本科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由汉译《万国公法》到日译《国际法》
一《万国公法》的流传
二各种译本的刊行
三汉译系统日文译本的特征
四《万国公法》在日语中的概念替换
五现代汉语的概念回归
第六章传入日本的江南制造局西学新书
一日本吸收和引进的近代西学新书
二柳原前光与中国
三所购书籍的细目和内容
四日本的收藏情况
五在日本的利用状况
第二编东学激起千层浪
第七章“同文同种”的幻影:梁启超《和文汉读法》与日本辞书《言海》
一《和文汉读法》的意义何在
二《和文汉读法》的版本变迁
三“和汉异义字”的增补——日本辞书《言海》的妙用
四《和文汉读法》的影响及其后
代结语:欲速则不达
第八章政治小说《雪中梅》的汉译与新词传播
一政治小说的兴起
二政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背景
三中译本《雪中梅》的特征
四新语词、新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五政治小说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第九章让语言更革命:《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问题
引言
一由日文版到中文版
二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演变
三《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词趋向尖锐化
结语
第十章汉语欧化过程中的日语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日文体改革的同一性
三白话文和“欧化文”
四“日化文”的影响
五不可忽视的日本因素
第十一章近代汉语辞典的尴尬:如何应对洪水般的日语新词
一在新名词的浪潮下
二早期的“和文奇字”与新词表
三近代汉语辞典的尴尬
四“译名西文索引”的幌子
五辞典留下的隐患
第十二章20世纪以后的对译辞典与日语新词的吸收
引言
一20世纪以后的逆转——英和辞典对英华辞典的影响
二20世纪下半叶的语词交流
结语
第三编语词概念定尘埃
第十三章概念史研究的课题与方法
一何谓概念史
二东亚概念形成的复杂性
三如何书写概念史
四由概念史到制度史
第十四章“民主”与“共和”
引言
一外来概念的中文对译
二“共和”来自日文
三“民主”与“共和”的接近
四“民主”与democracy的结合
五中文导入“共和”
六“民主”与“共和”的意义分担
结语
第十五章“主义”知多少?
引言
一何为“主义”
二“主义”在日本的传播
三“主义”在中国的流传和扩张
四中国特色的“主义”
结语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帝国主义”
一从“朋党”走向“社会”
二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三“帝国主义”的时代
第十七章“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严复译词与日本译词
引言
一进化论传播过程中的中日语词糅合
二所谓“雅驯”的尺度
三严复译词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第十八章“金字塔”的认识及其意象形成
引言
一“金字塔”一词由英华字典进入英和辞典
二西学新书对“金字塔”的描述及国人的想象
三日本人对金字塔的认识
四《万国史记》的流传与“金字塔”的普及
五“金字塔”在中文里的使用
结语
终章“日语借词”究竟有多少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日同形词的定义及范围
三什么算作日语借词
四按词类调査的结果
五遗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语词索引
今天上午,位于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是2020北京全民阅读暨第十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启动活动现场,别开生面的启动活动后,第十届北京阅读季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