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士元的《祭书图说》记载:黄丕烈从1801年至1811年,每年于除夕夜在“读未见书斋”,备好酒肉祭书。1816年的除夕之夜,他又在“士力居”祭书。这两个阶段的祭书,他都叫来画家、诗人,绘图题诗纪念。当时有一名姓吴的画家,为其祭书题画,常落款为“道子孙”。黄丕烈的《祭书图》中题诗很多,其中他的女婿钱大昕以及书画家瞿中溶的《祭书第二图》有三首绝句留存于世。其中一首是:“祭书图作后先论,妙绘同逢道子孙,叹我风尘沦落久,奇书空向箧中存。”清代诗人叶昌炽有诗曰:“得书图共祭书诗,但见咸宜绝妙词。翁不死时书不死,似魔似佞又如痴。”
2 胡适除夕指导罗尔纲
1930年7月,广西贵县的青年罗尔纲(1901-1997,太平天国史学专家)从上海中国公学文学系毕业了。毕业后,他成为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的助手,帮助胡适整理其父胡传的文稿,并向胡适学习考据学。
1930年,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回北京居住,罗尔纲也随同前往北京。根据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中的记载,1931年2月16日,农历庚午年的除夕,罗尔纲跟着胡适从上海到北京没多久。胡适怕罗尔纲思乡心切,便把他叫到书房,询问研究的情况。罗尔纲告诉胡适,他在大学期间,对中国先秦史做过一些研究,写了一篇论文,题为《春秋战国民族考》。因为大学毕业后担任胡适的助手,白天比较忙,只好在晚上对这篇论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打算写一部《春秋战国民族史》的专著。罗尔纲还把该书的第一章、第二章拿给胡适审阅。
胡适认真地看了后说:“你根据的史料,本身还是有问题的,用有问题的史料来写历史,那是最危险的。近年的人喜欢用有问题的史料来研究中国上古史,那是不好的事。我劝你还是研究近代史吧,因为近代史的史料比较丰富,也比较易于鉴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