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情节设计、世界观建构、视觉特技,漫威电影的核心生机仍旧在于人物。我们可能不记得钢铁侠消灭过哪些反派,但感动又心疼于他从游戏人间到有担当的转变;我们不记得美国队长多少次维护了世界和平,但依旧为他每次“I can do this all day”的口头禅热血沸腾。甚至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斯嘉丽·约翰逊这些知名演员也与所饰演的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这些角色一起深入人心,这正是漫威情怀的现实衍生,与粉丝号召力的最显性呈现。
呼唤中国的超级英雄
我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电影如何打造自己的超级英雄,不只是像范冰冰在《X战警》系列中饰演Blink那样,而是真正立足传统文化、吸收现实养料,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英雄形象。我们有盘古,有孙悟空,有白娘子,但却往往在原型的现代演绎中遭遇瓶颈。如每年成批量上映的“西游记”主题影视作品虽不乏佳作,但各自为营,缺乏条理性的系统整合,即便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多元化创意生产,整体质量却良莠不齐。另外,对于“西游”题材的扎堆创作不免与其开放的版权相关,部分作品对孙悟空等形象的无限度消费实际上正在消耗英雄原型的潜在价值。无论在文化典籍,还是当下创作实践里,我们并不缺少英雄形象,而是缺少将其品牌化的有效运营机制。
再观漫威电影等超级英雄IP,在动作设计、特效处理等方面同样存在囿于舒适区的通病,但在细节和伏笔设置等剧情方面的精细打磨尤可提供一些借鉴。如《银河护卫队》中,浣熊得到一只眼球; 《雷神3:诸神黄昏》中雷神失去了右眼;于是到了《复联3》中,浣熊结识雷神并顺手赠送了这只眼球。这些分散于不同影片看似毫无关联的细小片段,在巧妙结合时产生的“1+1>2”的观影效果,正得益于IP开发的整体布局。
如何以民族性特色为根基,在全球化进程中吸收优势资源,不仅关系着中国超级英雄形象的打造与完善,更是影视领域共同的前进方向。面向广袤鲜活的文化基底,我们应当有底气对开发文化IP保持乐观,也有能力为国人带来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