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西游记》被改《一个和尚的艳遇》 那些惨遭知音体的书名们(2)

2019-01-07 11:17:31    中国文化报  参与评论()人

某些人之所以爱在书名上故作雷人之语,爱颠覆读者的眼球,一方面是为了营销的需要,还有的是为了显示自身的与众不同。即使是名家的公版书,起个耸人听闻的书名,就似乎让人感到名家作品的“脱胎换骨”。只是当读者手捧这些标有名家名字的作品赏读时,那种阅读惊喜,可能会因为书名的低俗走样而大打折扣!

我有经常逛书店的爱好,然而每次进书店面临一批又一批稀奇古怪的书名时,不禁感到莫名惊诧,也失去了翻阅购买的兴趣。如某社出版热销的爱情小说,都是这样的书名:《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我的世界很小 但刚刚好》,几乎都是在故作多情的绕口令,说白了就是一种肆意的矫情。我还在某网站浏览了一下最近热销的网络言情小说书名,大都是这样的套路,如《恶魔吻之瘾:甜心,抱一抱》《家门第一宠:大叔,求放过》《隔墙有鬼:夫君,轻轻宠》《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饿狼老公,宠宠宠》等等,几乎都是类似的书名,再看内容简介,情节大同小异,无非是打情骂俏,男欢女爱等。

这些书名,不但对出版人的出版使命和职业操守是一种亵渎,还显示了某些从业人员对出版物认识的偏狭。

图书作为特殊的商品,不同于任何一种商品,它要直抵人的内心世界,传递知识、传递美好、启迪智慧、培养情操。而对名家作品的肆意篡改,不但影响了名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还会向读者传达一种错误的文化信息,有失出版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赵 强)

我们说出版物不是文化快销品,它要给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书名恰恰是图书的“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应当指出,多年来,我们的出版人无不为了起一个好书名而呕心沥血。我在几十年的出版实践中,十分注意书名的重要意义,有时为了取一个好书名,经常会思考多日甚至十多天。最后书名起好后,都要和作者充分交换意见,征得作者的理解和同意,方才启用书名。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