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在故宫修文物的沈伟走了 谁给摹印“续命”

在故宫修文物的沈伟走了 谁给摹印“续命”
2019-06-27 09:54:5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标题:故宫的沈伟走了谁给摹印“续命”

【文化评析】

作者:李思辉(媒体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猝然离世,年仅55岁。知情人士称,沈伟一直未能如愿找到传人,他30多年来潜心钻研的摹印绝活,很可能失传。

摹印是仿制或修复古书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一门需要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需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传统技艺。很多人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解摹印,认识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的。如今,这位故宫文物修复师猝然离世,令人惋惜。他的摹印绝活没找到传人,有失传之虞,更是令人叹息。

故宫摹印绝活无人继承的状况,实则是很多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糖塑、傩面具雕刻、香云纱、砖雕、木版水印等,许多中国传统技艺经受住了朝代的更迭、战火的摧残,一路跨越千百年,却无法融入现代文明。今天,很多传统技艺正在被人们忽视、遗忘,落寞地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传统工艺因为无法实现量产,不能带来可观经济收益而后继无人;很多堪称一绝的传统技艺消失在昨日黄昏里,我们心头会遗憾,会失落,会生发出某种无法言说的枝枝蔓蔓。

“矫情!”一些经济效益至上者总是慷慨地认为,传统的东西消失,说明它跟不上时代,不被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就该被淘汰。诚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新技术,但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传统技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厚重承载;我们不能忽略“旧的魅力”,一些传统工艺的精湛,很难被机器复制,它的消亡往往意味着某种艺术的消亡;我们不能老是以实用主义去看待传统技艺,更不宜以少数人的世俗和肤浅慷传统技艺之慨。诸如摹印这样的非遗技艺本身就与书画修复密切关联,是有当世价值的传统绝学,应该竭力保护传承,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生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