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第217窟壁画。南壁中央描绘西方净土的场景。墙壁下方的壁画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损坏严重。
第217窟南壁壁画原定名为法华经变,新的研究表明,此窟南壁绘制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因此,第217窟南壁中央部分表现的是释迦说法会,而非净土世界场景。
唐代第217窟
唐代第217窟北壁和东壁拐角连接处,北壁的最左边可以看到部分表现极乐世界场景的壁画,在其右侧描绘韦提希王后的十六观。
第217窟北壁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绘制的观无量寿经变,主要宣扬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修行方法和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等级。此铺经变画的两侧用条幅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未生怨”与“十六观”。“未生怨”主要讲因果报应,而“十六观”是讲在佛陀的指引下,韦提希夫人采用十六种观想的修行方法,最终得到解脱,进入佛国世界。
唐代第61窟南壁东侧(左侧)的壁画
唐代第61窟南壁东侧(左侧)的壁画(对比彩图)
千年传承,遗产丰硕 相传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他们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相信峨眉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
原标题:鉴赏|观龟兹壁画,古人如何祛病除瘟,与自然和谐共生? 龟兹石窟壁画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极为丰富,其在满足佛教传播与教化信众需求的同时,更多表现的是古代民众生活习俗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