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盐而生、因盐而兴。浸润着千年历史文脉和江南文化的新场古镇,未来,有望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以“江南水乡古镇”之名,蜕变成为东海滩边古今融合的文化遗产地。
作为上海唯一入围联合申遗项目的古镇,浦东新场古镇于2018年7月启动申遗工作,与江浙其他10个古镇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目前,该项目正式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最具潜力的项目之一。如“江南水乡古镇”能申遗成功,将实现上海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这也意味着浦东将不仅是金融、科技的高地,还将是上海展示文化自信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于上海全球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风拂面,洪福桥下泛起微波涟漪,像是一位沉睡的美人轻轻抬起眼眸。
新场的申遗之路,缘起于一次专家调研。2018年7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应上海市文物局邀请,对上海古镇开展调研,包括新场、朱家角、枫泾、金泽、练塘等5个古镇。
之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形成了《上海水乡古镇预研究概要》。报告这样写道:“新场古镇地域特征鲜明,体现了唐代中叶至民国期间的上海原住民文化,从文化传统、建筑单体、历史产业、人地互动等方面都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丰富与补充。新场大街与后市河之间有成片的前店后宅,后宅小桥过后市河连着私家花园的民居,当中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元素以及上海地区特有的石库门样式独具特色,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和而不同;历史支柱产业盐业、捍海塘水利工程都是之前确定的申报古镇所没有的。”
这些特殊的遗产价值,丰富了联合申遗项目。专家调研组给新场古镇打出了高分。
浦东区委区政府快速做出一项重要决策——让新场古镇和10个古镇一起追梦。
2019年2月25日,区政府常务会议明确:以新场古镇核心区保护为重点,加快新场古镇周边的区域规划;对照申遗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文物修缮、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这座都市里的千年古镇,点亮了申遗的新目标。
“你们的现状很好,只要不破坏,保留下去,申遗是有希望的。”2019年5月11-12日,时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来新场古镇实地调研,对新场古镇坚持原真性保护的做法予以肯定。
“盐和海,是新场古镇的特色,一定要挖掘提炼好新场价值。”2019年12月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到新场实地调研,希望浦东新区、新场镇进一步加强申遗普遍价值挖掘和提炼,挖掘新场历史上的支柱产业盐业、捍海塘水利工程等遗产价值。
与此同时,申遗工作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项目被列为重点推进的申遗项目之一。此前,2020年7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文旅产业方面,特别提到“共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当年的7月31日,新场古镇作为联合申遗古镇之一,应邀参展第九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
好消息频频传来。在2021年11月18日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支持新场古镇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并被写入了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新场古镇实地调研,要求全力推进申遗各项工作。
马头墙、观音兜高低错落,长街小巷串联起流水人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这样评价新场古镇的特色:“江南水乡一般一条河,但新场古镇有四条河,呈井字型结构,古镇的架构、肌理保存很完整。城镇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新的建筑融入到古镇,生生不息,反映了江南水乡城镇历史演变、产业发展和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
东海岸边曾市井繁华的千年盐场,要登上世界的舞台,该往哪边走?
2019年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团队人员入住新场,对古镇进行了连续一周走街入户的调研,在地籍图上对1.48平方公里的风貌区,初步划定了遗产区、缓冲区的区域范围“红线”。之后形成了《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近期工作建议(新场古镇)》,涉及六个方面20多项工作。分别是:逐步开展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古镇居住品质;提升古镇管理水平,引导古镇商业发展;注重古镇保护中利益相关者的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各类规划、工程方案与管理规划加强衔接的工作;结合已有保护管理工作,逐步开展监测工作。
古镇申遗进行时,一系列围绕申遗任务清单的工作陆续展开。
——遗产保护方面。2019年以来,由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曹永康带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建筑测绘,对64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建档”。对一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风貌保护方面。“前店中宅、跨河为园”是新场迥异于其他申遗古镇特有的建筑形态,但目前整个古镇范围内无一处后花园。经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家论证,目前,已选定后市河西侧一地块作为后花园复原基地。该项目由浦开集团(新场古镇公司)负责实施,分一期、二期工程。一期主要是后花园区域景观风貌打造和建筑物的更新利用,计划年内完成;二期主要是新场大街259弄黄培康宅修缮和更新利用。
此外,对众安桥(衙前桥)修复也提上了议程。建于元代的众安桥又名衙前桥,为当时盐衙门前的石拱桥,是新场盐业生产的直接例证,但目前桥身残留的部分被覆盖在新桥面之下。经前期多方论证,将对其进行修复,抢留申遗关键证据。该项目由新场镇政府负责实施,目前已完成踏勘及立项,计划年内完成。
——更新利用方面。积极盘活第一楼书场、信隆典当行(新场历史陈列馆)、中华楼(锣鼓书馆)等历史建筑,围绕纪念建党百年,新场镇和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联合推出新场古镇红色文旅线路。由新场镇政府与浦东院士中心、浦开集团一起打造的浦东院士风采馆(新场院士之家)去年6月全新对外,为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已经连续五年举办的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正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走进这座别具一格的江南小镇。
一个原生态古镇需要共同坚守
北街茶园第一楼,南山古寺钟声传。清风拂过这里的青砖、黛瓦,可以听到他们对岁月变迁的低诉。
眼下,古镇申遗工作如火如荼,与当地开发建设如何双线并行?
2020年6月8日,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征求新场镇对沪南公路新场段改建方案的意见。镇申遗办立即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系,征询专业团队意见。
6月9日,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连夜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明确提出:沪南公路新场段处于缓冲区范围,与遗产区相距不到30米,沪南公路新场段改建方案的高度、体量、规模对景观造成严重威胁,恐对申遗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应调整改建方案。
6月10日,上海。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提交评估意见:沪南公路新建高架路会影响古镇景观风貌和遗产环境,难以满足申遗的要求;会进一步加剧南北割裂的现象,不利于古镇及周边环境的统一塑造和利用,影响其整体性。
“古镇风貌绝不能被破坏。”6月11日,带上连日加急准备的相关材料,新场镇领导赶到区规资局参加专题协调会,指陈利弊,与市规划资源局、区发改委、区建交委、区文体旅游局、区重大办等部门一同会商论证。经商议认为,考虑到新场申遗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建设部门调整方案。第二天,区建交委又紧急召开专题会,邀请区规资局、重大办、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参加,最终对道路拓宽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了原方案中长跨线桥的做法,保护了古镇的天际线。
古镇保护马不停蹄。2020年6月19日,新场镇向区建交委递交了《关于沪南公路新场镇历史风貌保护区域优化方案的意见》。该方案优化后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实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此还专门发函,对浦东新区、新场镇的这一做法予以表扬。
因为申遗而调整的不仅仅是一条长跨线桥,更多的是日益增强的古镇保护意识。据悉,区层面正在抓紧制定《浦东新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管理办法》,对申遗中的新场古镇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和利用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
新场古镇现有15万平方米成片古建筑,这些建筑中,除了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之外,有10多万平方米的原住民老房子。这些民居的修缮问题如何解决?新场镇制定了民居修缮导则及简易版,对居民修缮方案进行积极引导。参与这项工作的上海联创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院长宣磊坚持不懈,带着团队历时数年修订导则,还和原住民面对面沟通修缮方案。
“新场是活的古镇,是浦东原住民的真实生活画卷。”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曾对新场古镇如是评价。
原住民是新场最大的特色,但也对建筑风貌的保护和业态管理等带来考验。
除了采纳专家建议,新场镇通过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征求居民对古镇保护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古镇管理办法,以古镇党建联盟、古镇议事厅、古镇文旅联盟等为平台,联动区域内村居和沿街商户,积极探索古镇区域自治共治管理新模式;整合古镇管理力量,设立古镇党群服务站和综合管理站,推动古镇经营场所证明、门店修缮、城市市容管理等实现一门式受理等。
为赢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新场镇社会招募了一支申遗志愿者队伍,参与宣传发动、文化服务等工作。同时,面向居民和学生开设申遗讲座,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古镇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浦东首个全国特色小镇,新场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生态。在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上,文创产业的版图也徐徐展开,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新场镇“科创+文创+乡创+社创+商创”的五创融合发展路径愈发明晰。
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滋养着千年盐都焕发新的生机,来自各方的聚力,将为新场镇翻开崭新的篇章。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