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在于人性的完满与和谐,这也正是近期改革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又一亮点——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群像中,有退伍军人、法务工作者、创业者、农民、工人、个体小商贩。面对栉风沐雨、大浪淘沙的社会变革,蜕去了时代英雄的光环,他们的信念与智慧、淳朴与良知,引发着观众的情感共鸣,使主旋律更富人性美和人情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新史诗”的精神本质
2018年播出的这批改革剧在价值引领上的重要收获在于,通过独特的“家国叙事”言说着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休戚相关,个人努力改变自我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家国的命运,个体的奋斗史、成长史、家族史汇聚在一起便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全貌。从《北部湾人家》里韦大壮老人的温暖小家,到《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珍、蔡全无勤劳经营的小酒馆,《我们的四十年》里冯都、肖战成长留恋的北京老胡同,《外滩钟声》中杜心生、杜心美视为“围城”的后街老弄堂,再到《那座城这家人》里三代“王大鸣们”重建的唐城,小到一个家,大到一座城,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是改革时代的亲历者、践行者、见证者,而不再是被动跟随者或仅仅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这样带有启发色彩的价值观引领,本质上就是以个体方式映射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以有温度的故事,感召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体味改革开放之于每一个国人的真正意义。
此外,这些作品“以小见大”的家国叙事都超越了“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置身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方位或地域文化,比如剧集中巧妙融合了陕西方言、京腔京味、吴侬软语的地域特色,以及中医中药、“雪烟绫”、古董珍玩等文化遗产,唤起了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创作者们紧跟时代脉搏,融入“振兴国有品牌”“一带一路”等新时代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彰显出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弘扬国威的豪气与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时代精神。
总之,这些优秀的改革剧以“新史诗”的品质坚守,带领新时代的观众再次郑重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荣耀时刻,书写出整个时代从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心灵史,让观众在感动之余,激发了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也为改革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繁荣创造出新的成功经验。
《光明日报》(2019年01月02日15版)
前晚,本该在央视八套晚间黄金档首播的电视剧《天下长安》却临时缺席了。这是央视电视剧近年来比较少见的撤档事件,原本约定播出的剧集,播出当晚临时调换,似乎说明了这次事件的不寻常。
进入2018年,现实题材崛起的势头在延续,一季度共有276部电视剧获批备案,其中当代题材173部,占比62.68%。与此同时,各大卫视播出现实题材剧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原标题:李少红:《大宋宫词》不会重复《大明宫词》18年前,由李少红、曾念平执导的《大明宫词》以其诗化的台词、淡雅飘逸的服饰、清丽优美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冲击,并成为电视剧经典。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呼唤下,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创作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涌现出了《初心》《灵与肉》《归去来》《楼外楼》《美好生活》等精品力作。然而在当下的荧屏上,现实主义还不是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