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创意 >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2022-01-02 22:11:20 果壳

1969年,一块小小瓷片悄悄搭上了阿波罗12号的“便车”,前往月球,来了一场惊世骇俗的“鲤鱼跃龙门”。雕塑家Frosty Myers将自己和其他5位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蚀刻在两厘米左右的陶瓷片上,将其命名为“月球博物馆”(Moon Museum),计划在月球上“开馆”。他委托NASA工程师将瓷片偷偷塞到登月舱腿部,随之落在月球。虽然这件事没被直接证实,但它确实被认为是第一件太空艺术品。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艺术家包括安迪·沃霍尔(左上)、罗伯特·劳森伯格(上中)、大卫·诺夫罗斯(右上)、约翰·张伯伦(右下)、克拉斯·奥尔登堡(中下)、福雷斯特·迈尔斯(左下)。图|wiki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太空旅行也将不再是梦想。当然,你想在太空中睡上一晚也不是不行。充满未知的宇宙一直吸引着各类艺术家的好奇心,激发着他们的创作欲。当技术不再成为阻碍,艺术家们的创作将不再局限于地球。

有这么一群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艺术家,相信艺术的可能性不止于地球。他们通过研究艺术、太空科学和生物科学,制作艺术品并投放在太空,这些作品也被太空“二次创作”,在探索不同艺术命题的同时将艺术的可能性延伸至地球以外。他们的作品致力于呈现人类创造力的巨大潜能,以表达多元的宇宙观并展望地球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Beyond Earth”组织。

2021年,Beyond Earth发布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三个主要项目。

飘在太空中的艺术DNA

《源于地球,飞往太空(To Space, From Earth)》是一款太空艺术DNA胶囊,利用新兴技术和艺术表达将视觉信息传递到太空。将于 2022 年发射升空。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To Space, From Earth》。图 | beyong-earth.org

DNA其实是自然界最古老、适应能力最强的数据存储方式;它的贮存无需维护和能源,具备超高密度,因此可以被压缩的很小,持续保存数十万年。这些特质使DNA可以成为任何数字化艺术品保存的终极解决方式。

《源于地球,飞往太空》将三件艺术品数字化为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由字母 A、T、G 和 C 组成的 DNA 序列,接着,这段DNA序列由Twist Bioscience硅基技术合成并保存在一个可用于航天的特制胶囊之中。这些作品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人类历史和生物圈的重要见证。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左:Elena Soterakis《BetterMorrow》;中:Yoko Shimizu《Biodiversityin Space》;右:Richelle Gribble《AThousand to One》

Beyond Earth的艺术家们制作的艺术作品广泛探讨了地球上的生命目前面临的挑战,涉及到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艺术家们之所以选择将这些人文相关信息存储在DNA中,因为它象征着地球上的生命。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Beyond Earth是人类与太空共同创造的艺术,揭示太空飞行将如何转变和进化艺术品,以及太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留或改变艺术品的信息。Beyond Earth不仅探索 DNA 的独特存储能力,还测试了DNA 暴露于太空恶劣条件后的数据可提取性。

第一个飞入太空的大型艺术装置

《生命之光(Living Light)》是 Beyond Earth 科学艺术家团体设计的太空飞行艺术装置。它结合了生物学、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技术,致力于探索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与无垠外太空之间的联系。该装置已于2021年6月18日搭乘海王星一号太空气球进入太空。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生命之光(Living Light)》。图 | beyond-earth.org

深海是堪称地球生命形式的百科全书,深海生物以极具美学意义的独特方式创造、利用光。水生生物们在蔚蓝深海中安静地漂游和发光,仿佛在外星生物太空中漂游。

《生命之光》模仿海洋生命的生物发光和结构色特性,当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太空时,它会随着飞行而发光,其独特的膜结构进而营造了极具神秘感和美感的炫丽光影效果。这个具有生命力的装置,运用自然原理制造、融入宇宙空间生存,寓意着地球生命注定会突破大气层飞向宇宙。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水母资料。图|beyond-earth.org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装置内部图像。图|beyond-earth.org

为设计《生命之光》的独特形制,Beyond Earth 在研究数千种水生生物后创建了一个生物结构图像数据库。该库作为机器学习的数据,结合仿生学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生成数百幅想象中的太空生物内部结构的艺术图像作为装置的设计参考。

《生命之光》可谓是各种海洋生物种的综合体,将众多海洋生物的发光方式、光的特点、器官结构和运动形式融合成了一个有机体。装置设计制作完成后,分为内部器官结构和外部膜结构,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组装起来并发射升空,航行于地球近地轨道,并在大西洋回收。

枫树种子的螺旋动力学

《螺旋动力学:枫树种子的飞行(Spiral Dynamics: Flight of the Maple Seed)》是Beyond Earth艺术家团体设计制作的大型铝制动态雕塑。受自然航空学演化的启发,艺术家们基于枫树种子的特殊形状设计了雕塑部件,根据种子落下时螺旋飞行的路径构建了整体造型。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枫树种子。图|beyond-earth.org

这座动态雕塑由十七颗巨大枫树种子组成,其尺寸是真实枫树种子的十六倍。每个种子部件都根据种子飞行时显现的螺旋路径精确定位。雕塑表层为反光镀铬饰面,映照着周围的环境。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Spiral Dynamics: Flight of the Maple Seed。图 | beyond-earth.org

为了使大众进一步理解这个大型动态雕塑,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小型装置:将枫树种子用细线串联起来悬挂在透明亚克力展柜中,风扇吹出的风带动种子随风旋转,呈现出种子在风中螺旋式飞行的动态轨迹。

还在给艺术品做NFT?这些艺术品都展在太空了

交互模拟装置。图|beyond-earth.org

人类对于太空的幻想与迷恋不断推动着艺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打开了憧憬未来的艺术通道。从祖先山洞中留下的壁画到驶向太空的艺术品,在不久的未来,当人们可以自由的在太空中旅行时,眼前偶然飘过的艺术品可能是前人对太空艺术的初步浪漫探索。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