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98岁京剧“鼓王”王玉璞

6月21日,在上海京剧院艺术家公寓, 中国文促会戏曲专业委员会领导一行拜访了京剧界赫赫有名的鼓师王玉璞先生。98岁高龄的王先生谦逊温和,忆起梨园往事,他如数家珍,对京剧界的“半壁江山”了然于胸。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京剧98岁“鼓王”王玉璞

有着“鼓王”之称的王玉璞曾与周信芳、盖叫天、郭玉昆、梅葆玖等几代京剧名家合作。上世纪60年代,他就跨界参与了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配乐。京剧锣鼓为这部经典之作锦上添花,其中有不少打击乐配音就出自王玉璞之手。2001年,新编京剧《大唐贵妃》亮相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梅葆玖的邀请下,王玉璞参与《大唐贵妃》的演出。

7岁开始学艺,练武功的王玉璞,最初想成为一名京剧武生演员,但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练功, 改学打击乐,11岁拜师,开始学“场面”。“场面”是京剧乐队的俗称,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的乐器有拉弦乐、弹拨乐和吹管乐,而“武场”主要就是打击乐。小锣、铙钹、大锣和鼓是最重要的打击乐器。

“先打小锣,再打铙钹、大锣,干我们这行很不易,没有打击乐的基础打不了鼓,单学鼓不成的,必须有三个阶段,锣的基础打好了,再打鼓,文武都得会。”18岁的王玉璞来到上海,他称自己在上海混了80年,从京剧最辉煌的年代走过来,他文武兼善,见多识广,能因人而异, 有为演员托戏的丰富经验。

京剧的鼓师就好比京剧乐队的指挥,用鼓点子指挥整个乐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裘派弟子李长春在上海京剧院工作时演出的《姚期》,请王玉璞司鼓,“我的操作既不能温也不能躁,重在韵味,要打出姚期这位老将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威风,还要打出一位好角儿的台风。”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京剧98岁“鼓王”王玉璞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京剧98岁“鼓王”王玉璞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京剧98岁“鼓王”王玉璞

作为一位优秀的鼓师不但要懂戏,还要配合演员的表演,难得的是能够通过鼓的节奏和力度的变化,把角色看不见的“内心戏”变成听得见的音乐形象,也就是戏曲锣鼓能把内心活动加以外化的司鼓技巧。王玉璞说,“戏是一样的,曲牌也都一样,节奏和技巧不一样,比如同一出武生戏,打法也是不同的,费脑子就在这个地方。”

梅葆玖曾撰文忆起与王玉璞的合作。“排戏的过程中,到‘捧印’九锤半那场,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元素在起作用,我的情绪被他的鼓带起来了,这种默契在其他的舞台剧形式中是没有的——台上就穆桂英一个人,打击乐和我的表演完全融为一体。王玉璞先生手腕力冲,技术精到,平稳朴素,尺寸准确,调动场面,烘托气氛, 功力独到。他掌握了我表演的情绪,控制了剧情发展的节奏,非常难能可贵。”

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拜访京剧98岁“鼓王”王玉璞

作为卓越的鼓师,王玉璞在京剧艺术的舞台上留下了他铿锵有力、婉转感人的乐音。作为京剧司鼓艺术的传承者,他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好鼓师,为中国京剧的发展倾注心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2年12月,王玉璞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谈起京剧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他相信年轻的力量,也对后来者寄予厚望。

(责任编辑:陈玲玲、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