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沐玮学了几十出京剧花脸戏,《大探二》《锁五龙》《铡美案》《铡判官》《杨家将》《连环套》等。他感叹,现在的演员学得太少了。“我们跟上一代就没法比,上一代的老先生都会百八十出,多的能会一二百出,到我们这儿就变成几十出了。”谈及学京剧的缘由,“偶然的一次机会,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从11岁踏入梨园行,这一唱,就是60多年。如今虽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但身为国家级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他,说起京剧的传承,称自己“重任在肩”。“我会把自己毕生所学的剧目、经验与教训传给下一代,这关系到京剧的生命力。”
在抖音上,邓沐玮开设有自己的账号,粉丝有8千多,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他开过几次直播,与观众交流互动,讲京剧、分享练习书法心得,每遇节假日,也送祝福,很受“粉丝”们的欢迎。
京剧《空城计》剧照 邓沐玮饰司马懿
现代京剧《华子良》剧照 邓沐玮饰成岗
再细小的地方,也要认真对待
中国戏曲、印度梵剧、希腊戏剧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邓沐玮去外国演出,常常带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每当表演结束,总会听到来自异域的赞美,“外国人非常惊讶,京剧独有的写意性和虚拟性,四个人也可以是千军万马,走一圈就是上百里路,这种浪漫的表现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他们想也想不到。他们说,‘你们中国人太浪漫了’。”
在京剧中的浪漫体现,脸谱尤其可做代表,邓沐玮学的是净,也就是大花脸,他对京剧脸谱最是明了,“生活中哪能找到和花脸一样的人呢?但是京剧舞台上的花脸,观众是承认的。不同的花脸代表着各种性格的人,一般人说,有几百种脸谱。京剧权威刘增复先生的脸谱曾在大英帝国博物馆展出,他讲过,京剧脸谱实际上只有40个不同的模式。比如,曹操是水粉白脸,代表奸诈;红色忠诚;黑色刚正不阿;黄色残暴;绿色凶猛;蓝色豪放;粉色表示年岁已高。”
京剧《大探二》剧照 邓沐玮饰徐延昭
京剧《长坂坡·汉津口》剧照 邓沐玮饰曹操
京剧《连环套》剧照 邓沐玮饰窦尔敦
在京剧《龙凤呈祥》中,邓沐玮饰演孙权,有三次的服装变化,第一次见乔玄,穿蟒袍,戴盔头;在甘露寺准备杀刘备,穿紫箭衣、黄马褂;第三次穿开氅,戴盔头。盔头也叫九龙冠,他解释说,京剧中这种衣饰是够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穿。在京剧花脸中,目前为止,有两个人物可以戴紫满(冉口),一是孙权,一是周处。“《三国志》中说到了他是个‘性貌奇伟,骨体不恒’的人,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孙权的,‘方颐大口,碧眼紫髯’,长着一张方脸,生就一张大嘴,满腮紫须,碧眼如电,一副不怒自威的形象。孙权的人物脸谱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是在人物眼皮下面钩绿色,灯光一照眼睛好像是绿色的,这个细节对现在很多专业演员来说,也很容易忽略,这是不对的,哪怕再细小的地方,也要认真对待。”
京剧《龙凤呈祥》剧照 邓沐玮饰孙权
京剧《龙凤呈祥》剧照 邓沐玮饰孙权
京剧《甘露寺》剧照 邓沐玮饰孙权
包公是邓沐玮表演最多的人物,对于同一角色的不同演绎,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舞台演员来说,每一次演绎都是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舞台技艺的升华,“要想提高自身的艺术,我认为就应该挖掘剧本,挖掘人物,同样是包公的戏,剧目不同,角色性格特质也不尽相同。”他进而解释道,《赤桑镇》中的包公,大义灭亲同时又富有人情味;《铡美案》中的包公,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铡判官》中的包公,睿智机敏,办案果断。每个剧目中的人物,都有其侧重的一面,不是僵化的单一线条。《铡美案》中的包公并不是纯粹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包公是一个文人,是清官的典型,他的思想活动,内心活动是很复杂的。“《铡美案》中有很多曲折跌宕的地方,不是说谁来了,我都不怕,这太单线条了,就没有人物了,人都有两面性和双重性,他唱流水板‘命王朝约驸马,过府开导,但愿他明大义,认香莲,漫天云雾顿时消。’包公不是一个满脑子官司的人,陈世美来了,就把他杀了,而是抱着希望开导,希望他回心转意,说明这个人物很细致。陈世美一看到秦香莲,拿过剑来,气急败坏要杀,包公一拦,‘你可相认?’‘我不相认’,‘不相认,为何杖剑就杀’,‘我杀了他再问’,‘你杀了他,还问什么呢?’类似这样的唱词,诠释的就是包公这个人物身上具有的文人气度,演员在表演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京剧《乌盆记》剧照 邓沐玮饰包拯
“最难的就是自然大方,这是我追求的”
“艺术虽然都是人为事先设计好创作的,但演起来最难的就是自然大方,我认为这就是上品,也是我追求的。”
邓沐玮小学4年级毕业后考入天津戏校,开启习艺之路。“家里人喜欢看戏,邻居也是有名的票友。我从小听京剧唱片,随‘录老师’自学,很顺利就学会了。我从一开始就喜欢花脸净角,觉得好听。”花脸有铜锤和架子两种,铜锤以唱为主,架子则以表演为主,花脸最早的时候有金郝侯,然后有了裘派。在京剧行当艺术派系之中,凭着天然的趣味与审美,邓沐玮很快就锁定了自己的喜好——裘派艺术。
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作为裘派艺术的传承人,邓沐玮多年的演出与学习不断地提高他对裘派艺术的认识和解读。“裘先生是一代宗师,他改革了花脸,为京剧花脸开一代新风,他的表演风格沉稳、大方、不做作、不雕琢,刚柔并济。尤其将铜锤花脸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一改过去实大声洪的演唱方法,融入了细腻、内敛含蓄的演绎,不像金派,刚的地方比较多。不是过去的花脸那种直接大嗓门,他是在表演人物,从人物出发,唱和表演都离不开人物。裘派艺术这么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它朴实无华,相比来讲,裘先生比较含蓄,更注重情,更讲究韵味,更有时代感,一直到现在,裘派艺术也不落伍。”
有网友说邓沐玮是最能唱出裘派花脸韵味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对于他来说,朴实无华、自然细腻的裘派艺术正是表演的至高境界,也是他毕生勤苦练、细钻研,为之努力的方向。
有好角,有好戏,才有观众
一直以来,京剧因文言的唱词、程式的规范、唱腔的独特、唯美的虚拟性,被认为是离大众比较遥远,或冠以高雅艺术之类,谈及此,邓沐玮说,他从不认为京剧有欣赏门槛儿。
“只要你喜欢听,就说明已经入门了,不要把京剧看成阳春白雪,京剧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有些人心理上对京剧有认识的误区,这可能是宣传和普及还不够。比如当初的样板戏,对于那个年代生长起来的人,影响是多么深刻,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说,说明传播普及非常到位,当今时代的京剧艺术也需要多普及传播。”
京剧走过了辉煌的巅峰时代,在大众娱乐充斥人们感官的当下,一定程度上京剧遭受着冷遇,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欣赏这门至美的艺术?邓沐玮说,“从另外方面来说,京剧表演者,行业内的人应该从自身找问题,现在京剧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寞与演出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需要有严格机制的管理,继承优秀传统,也包括继承优秀的管理方式,赏罚严明。演员自身要刻苦钻研,现在的演员做得还不够。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只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这需要学习老前辈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只要有好角、有好戏,不愁观众买票。”
邓沐玮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去大学演出,来看京剧的大学生都表示“啊,原来京剧这么好看。”他认为多年来推行的“京剧进校园”,从小学、中学、大学,都发展了很多爱好者和观众,这些努力会在若干年以后看到成果。“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京剧在他们心里埋下了种子。从小学东西很重要,可能从小学钢琴、小提琴,一辈子也忘不了。学习京剧,即使以后不从事京剧专业,也是爱好。”
一切改革源于传统
邓沐玮有着深厚的传统戏基础,在刘少峰、张福昆的言传身教下,学习了很多老戏。“他们俩有个共同的特点,外号叫做‘戏包子’,会得特别多,老师要求严格,一点面子不给留,这给我们触动很大,同时也起到了鞭策作用。”
解放前,老生很多戏都离不开花脸,王泉奎先生和很多老生都有过合作,包括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他对邓沐玮的舞台产生很大的影响。“王老师的特点是比较纯正的铜锤花脸,音色美,而且规规矩矩,很多朋友鼓励我,就说‘邓老师,您的演唱规规矩矩。’”
在学校时,邓沐玮在天津第一文化宫看过裘盛戎先生的《姚期》,“蹲在台上侧幕条那儿看完了全剧。”这对他产生很大的触动,后来,拜方荣翔先生为师,成为裘派艺术的传人。“方荣翔先生在天津的长城戏院演出,《将相和》《铡美案》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重现了当年看裘盛戎先生演出的景象。能拜在方先生门下,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
京剧《将相和》剧照 邓沐玮饰廉颇
经过多年的师承,邓沐玮将舞台上演员要走的途径,总结为五个字:学、会、精、通、化。“他说,学流派,学的是法则和创作规律,得经过很多年的熏陶学习。有网友评价,“邓沐玮嗓子宽厚,有虎音,轰隆隆一声振聋发聩,提神醒脾,有本钱但不乱用,有人说他唱戏‘蔫儿’‘温’,我却认为这样出来的韵味才经得起细品。”
邓沐玮喜欢书法,谈及京剧艺术的创新,他用写字比喻,“就像写字一样,先得临帖,待到有力规范,有了对传统的积淀后,才能有基础,如果没有很深的功底就发展不了,所以先继承后发展。创新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改革的现代派,京剧艺术的创新要遵循传统,不能离传统太远,距离传统太远就显得非驴非马。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有发展。《赵氏孤儿》中,一句‘我魏绛’,二黄汉调,就是从《七擒孟获》改编而来的,这些创新与调整都是有根据的,一切改革都从传统中来。”
邓沐玮,1948年生,天津人。京剧花脸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0年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3年获得净角组梅兰芳金奖。在现代京剧《华子良》中饰演成岗,荣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表演奖、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优秀配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