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文代会 · 学习 传习 讲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对文艺工作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亲 切关怀,给文艺界以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中国文艺网特别推出“喜迎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栏目,在“牢记重托不负期望”系列中邀请知名文艺家讲述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或者收到总书记致信回信的切身感受,表达牢记重托、不负期望,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决心与信心。
本期推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专访。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尚长荣是现场发言的7位文艺家之一。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尚长荣是中国戏曲学院老中青少四代师生代表之一。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回信精神鼓舞下,年逾八旬的尚长荣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懈奔忙。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增添了信心、传递了能量、给予了动力。戏曲工作者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扬中华优秀戏曲文化。
访谈
中国文艺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您是现场发言的7位文艺家之一。能和我们谈一谈您的发言情况吗?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特别注重娱乐性,所以戏曲中总会有一个丑角专门逗乐,小说也多继承了这一特点,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金瓶梅》中的应伯爵就比较典型;有时也会稍加变形,虽非丑角,但总会带来笑料,《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便是一例。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提到月宫,就不能不想到玉兔,它同嫦娥一起,构成了中国月亮神话的核心元素。令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里,仙女嫦娥总是与兔子相伴。这不禁令人疑惑:从何时起,兔子成了嫦娥定居月亮时的“专属宠物”?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虽说现在已步入了“五九”,但秋裤仍不能随随便便离身,大家还是需要这一保暖御寒“法宝”。秋裤是怎么来的?古人也穿秋裤吗?让专家带着你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秋裤演变史”。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童谣,我们来到了农历癸卯兔年。相信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小兔子都是软萌可爱的形象——雪白的绒毛、胖乎乎的身躯,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我们人生中第一个有记忆的本命年,大抵是在十二岁,可能会第一次听到家里的长辈提醒我们:“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接着会备上红秋衣、红裤头、红袜子、红腰带、红手链等等,仿佛将要迎接一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代十分罕见,所以常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兔,出现在历代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与艺术作品之中。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年关将近,大寒已至。在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寒潮裹挟着岁末的晷时,也标志着品物的轮回复始。
杜甫在诗中写马:“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句尾“方”一字,着实令人不解。难道马的瞳孔是方的?还是杜甫在经过艺术变形后的“无理”妙笔?
在沉睡近2000年后,一幅东汉时期的厨子烹制鲜鱼场景的陶俑在万州现身,该场景与当今万州烤鱼颇为神似,或许在东汉时期,万州当地就有了制作烤鱼的厨艺。
范鑛,字我蘧,四川叙州府富顺人,万历二十年(1592)贡士范岷汇之子。生年不详,于永历十一年(1657)“九月卒”(《南明史·卷二十三·宰辅年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人,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进士,先后在浙江山阴、上虞、河阳任知县。因忤当权宦官魏忠贤,一直无法升迁。崇祯时转为户部新饷员外郎,因治理边疆有功,以任口北佥事。崇祯十七年(1644),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