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正文

“人文清华”讲坛 |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3)

2019-04-22 14:22:17  网易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殷切叮咛:设计界不要丢了传统文脉

常沙娜先生认为如今的艺术教育缺少扎实的功夫,特别是学生大多用电脑制图、拼贴,手工活越做越少。所以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更注重扎实的“工匠精神”,她指出“传统和大自然的形式一样很重要,能使我们的图案设计更加丰盛”。同时语重心长地强调“不能丢了传统文脉”,要坚持深入学习继承传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人文清华”讲坛 |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

在演讲结束前,常沙娜先生说:“我一辈子什么都经历过。我出生在法国,在文化大革命也挨了斗,说我是资本主义小姐,生在法国,在美国留学。但我爱我的祖国,我的老前辈也爱我们的祖国。我现在已经89岁了,但是我还是依然很乐观。就像我父亲说的那句话,‘生命不息,跋涉不止’,能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高高兴兴的。”

她特别鼓励年轻人要有思想准备,要奋斗,要面对现实,好好地干,要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作者: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 |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

本次演讲,现场观众反映热烈,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北京电视台、凤凰网、网易教育、网易艺术、腾讯新闻、搜狐文化等媒体的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报道。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搜狐千帆直播、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在线同步直播。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20场演讲,此前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国家高端智库国情专家胡鞍钢、心理学家彭凯平、经济学家李稻葵、法学家崔建远、教育家谢维和、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著名影视评论家尹鸿、公共管理专家薛澜、科学史家吴国盛、文字学家黄德宽、经济学家白重恩等知名清华人文学者,和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家清华校友郝景芳都曾来到讲坛分享灼见,与听众交流。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相关新闻